信宜-玉都风情网欢迎您的到来,注册后,您将能玩到更多好玩的功能!信宜人的网上家园,网聚信宜人的力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本帖最后由 野山 于 2012-1-7 08:03 编辑
较早前,《信宜新闻》刊登了一篇《求学路上,谁来助他一把》(内容详见下附)。
经向文章作者邓文凤详细了解及相关调查后,
2010年5月26日下午,安安、沧桑一顾、嗜酒玫瑰及我,
一行四人购买了一些食品前往东镇高城探望李海及他的父亲、母亲,
把李海列入信宜义工社013号助学对象,
鼓励李海认真学习并从义工社助学基金余额中补助其2010年6月至12月共七个月每月100元伙食费,
并承诺李海如以后仍然品学兼优,我们将继续支助。
感谢信宜义工社的所有义工!
感谢安安、沧桑一顾、嗜酒玫瑰同行!
本人因工作较忙,办事拖拉,现在才向大家汇报此事,请谅解!
下附《信宜新闻》初期报道及本次探访图片:
求学路上,谁来助他一把 ——一个家庭生活极困难、极向往读书的小男孩 本报记者 邓文凤 一个向往教育城的小男孩 他叫李海,家住东镇高城村,就读于高城小学五年级。我们在他家邻居的带领下,从一座房子的后面绕了半圈,踩过一条污水沟,和一块没有菜的小菜地的珊栏擦肩而过,终于来到了他家凹凸不平的院子,找到了他家的门口。 这是一座只有一层的火砖房,褐色的火砖青筋暴露。里面有两间房子一个客厅,楼梯间里养了几只鸡。客厅里有圆形的饭桌和几把小椅子,还有一张长沙发等几件简单的家具。邻居说,这房子建于2005年,资金一部分来源于水库移民补助,大部分是李海外婆家资助。客厅里的几件家具,也是新房子进驻时,外婆家送的。 这房子引人注目的并不是这些来自李海外婆家的东西,而是那墙上贴着的十多张新旧奖状。这些奖状贴得并不整齐,可是间杂着李海父亲用于放牛和打柴的几顶新旧草帽,以及那几张依然鲜艳的幼儿识字图、幼儿口算训练图、看图识字等挂图相映相衬,仿佛蕴藏着某种难以明说的哲理…… 后来,李海说,客厅里所有的识字挂图都是他利用过年时,家人和外婆给的利是钱购买的。 在等待李海放学的时候,我看见一个小男孩欢蹦乱跳地朝这个房子跑过来,我心里一喜,咦,是这个小男孩吗?挺活泼的啊! 可是,真正的李海在记者面前并没有表现出小孩子应有的天真活泼,他坐在沙发上,头随着记者采访的深入,越埋越低,当问到,是否想到教育城读书时,更是低头不再言语,眼圈也红了起来,最后,他干脆逃到屋外去了。 从墙上的奖状得知,李海读书认真,成绩优秀,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他告诉记者,他知道教育城,知道那里汇聚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他曾经要求父亲专门带他到教育城去看过,他说:“(教育城)真的很漂亮!” 一个看不到出路的家庭 李海有一个今年102岁的曾祖父,曾祖父膝下一个儿子几个孙子也都清贫度日。李海的父亲,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也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精神突然异常起来。稍微正常时,可以从事放牛、打柴、插秧等简单的工作,只是他头脑里也许装了太多的东西,总爱不停地自言自语。与人说起话来也是飞快,任你如何集中精力也无法听清他到底在说什么。邻居说他精神有点问题,严重时,轻则与人争吵,重则甚至会伤人。 因此,他能做的工作只能是打柴和放牛,而不能像其他孩子的父亲一样,为李海挣钱买衣服、买学习用品,没有能力挣钱让李海读教育城。 眼看李海就要小学毕业,就要离开家进城读初中,将要产生的交通费和生活费,不禁让人担心,李海的学业是否能继续。 李海的母亲,患有间歇性癫痫病。邻居说,好多次,农忙时,李海的母亲在帮忙插秧时,跌倒在田里,需要家人和邻居帮忙抬回来。所以,非农忙时节,李海的母亲是不敢轻易到田地里去的,生怕跌倒在田地里没人知晓,就再也回不来。 李海的母亲说,她家除了一个低保名额,每月60元的生活补助外,再没有其它收入。幸好,他们靠着亲人和邻居的帮助耕着一亩几分田,每年收获的稻谷基本能解决他们一家的温饱。至于盐油,以及其它一些生活用品就只能靠李海外婆家资助了。 由于两个大人都带病在身不能正常工作,母亲还是个常年的药罐子,李海一家的生活极为贫困,白粥加萝卜干常常是他们一家的午餐,晚餐白饭加青菜。吃肉,那是很奢侈的事情,得等外婆送来。 邻居告诉记者,李海外婆家也不富有,而且也有大有小,不可能时时刻刻关照住他们啊。当李海的外公外婆都老了的时候,这个家庭将何所依傍? 李海还那么小,他是那么的乖巧,那么的向往读书,在他的求学路上,谁能助这个小男孩一把啊? 我突然有种感觉,这个家就像这座房子一样,出去的路窄小而弯曲。 高兴的是,穿过窄小的路,最终,还是通向了宽阔的大路。
李海的未来,也一定是广阔的!只是,他现在需要众人的帮助和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