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玉都风情网欢迎您的到来,注册后,您将能玩到更多好玩的功能!信宜人的网上家园,网聚信宜人的力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东面,鉴江河滔滔走过;南面,西江河悠悠而行。在这两河交汇的地方就是八坊村,它曾是信宜的历史文化中心核心区域,红楼、大洪国王宫、古书院群等文物古迹,沉淀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记录了久远的历史风云,凝聚了人民的思想与智慧。
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法湮没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向着光明的方向,不断向前。多年来,八坊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村民们努力发展生产,共同构建美丽新农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该村被评为“广东省岭南名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古村落”、“全国传统村落”,特别是去年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古老村子焕发出如诗如画的迷人新景象。 走进八坊村,轻踩过每一块年代久远的青砖、石头铺设的古老小巷,凝视着那些褪色、斑驳、深沉的古建筑;漫步于一条条水泥路村道、新街,看着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新骑楼、一幢幢富有现代气息的新楼房;遇上那一张张人们因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甜蜜的笑脸......你会感到历史在瞬间开出了美丽的花朵,一切美好融聚,一幅“古韵新声入画卷,幸福生活逐颜开”美丽卷轴倏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谈古说今,道不尽的美好生活 八坊村,一直以来因其古建筑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而闻名遐迩,吸引了人们前来观看。 走进八坊村,你不禁对它“优美的人文风景”、“雄厚的历史底蕴”惊叹不已。沿着古老的青砖小道,我们走到明代,走进明代信宜典史程文德描写该村美景的诗《小瀛洲》和文《小瀛洲记》,细细品味着这两篇(首)成为有记载的信宜景物的最早诗文,感受着八坊景色之美。走进八坊村现尚存许多明、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古迹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清朝大洪国王府,被列为茂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明朝建筑红楼,还有罕见的由13所书院组成的古书院群。翻阅这些古迹后面的历史和让人们津津乐道人物故事,细读不同时期人们对生活和精神孜孜不倦的追求,让人流连忘返。 然而,近年来,当你走进八坊村时,你一定会感到八坊村引人注目的不止于这些古老的“名片”,人们美好的现代生活画卷正成为崭新的“名片”向世人展示——一幢幢崭新的村民住宅楼掩映在苍翠的竹木里,水泥路面通到了家门口,门前或庭院深深,或鱼塘清澈如镜......村民们就生活在这如诗如画的现代新农村生活画卷里。 “现在八坊村新农村生活好了,生活条件不比城里人差。”红楼附近的路边,正在家里给村民剪发的韦木荣老人爽朗地说,对生活充满了满足与自豪感。据了解,老人60岁左右,小时候开始左脚“腐拐”,他一直在红楼附近为村民理发,对村子里的古建筑文化耳熟能详。他说起八坊村关于官爱民、民爱官的“三升米地”故事,说起刘氏奉祀其先祖西汉文字学家刘向燃藜夜读终成大器的藜照书院,说起乾隆年间的李宜相、李宜昌兄弟双进士故事......韦木荣老人读书不多,却不乏几分儒雅之气。他对记者说:“八坊村的村民深受村古迹文化影响,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我自小‘腐拐’,之所以不气馁,就是因为受到了这些古迹文化的滋养,不仅让我学会了处世,也学会了自强不息。”目前,老人靠自己的努力在街边建起了五屋楼房并把儿女个个都培育起来。 在八坊村沙街队,一幢别墅式的村民豪宅闪亮进入人们的眼帘。该屋的主人76岁的王启英打开了大门,只见屋前是一个园子,种有罗汉松、桂花等珍贵花草树木,还设有鱼池、小假山,养有鹦鹉等小鸟,像把大自然都搬进了庭院来。一楼大门两则是高大的罗马柱,走进去,从一至四楼鸡翅沙发、真皮沙发等高档家具,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机、高级音响等家电一应俱全,还有跑步机等健身器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我一生几乎都在镇隆本地工作,做过泥水工,当过村长,做过保管员,还养过鱼......这屋是几年前建的,共用了200多万元,主要是两个儿子做的。感谢八坊村的水土哺育了我们。”王启英笑呵呵地介绍他的家,一再满意地说,“目前,八坊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这离不开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滋养,更离不开党委政府带领导群众发展致富。我们现在什么都不缺,这样安享晚年我感到很满足了!” 来源:信宜新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