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玉都风情网欢迎您的到来,注册后,您将能玩到更多好玩的功能!信宜人的网上家园,网聚信宜人的力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课堂纪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秩序,是用来维护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从社会人文学角度来讲,对学生和教师具有同样的约束力。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环境下的一个特殊的行为主体,既是课堂纪律的掌控者又是纪律的执法者,惩罚的滥用必然会造成学生心灵的伤害;对课堂纪律缺乏必要的掌控又会是一种教学秩序的混乱。当这二者成为一个难以区分的矛盾焦点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用社会人文学的方法来厘清这对矛盾。 一、 问题的由来 2005年12月,《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2期刊载了辽宁师范大学李德显教授的一篇论文《课堂控制――一种社会学的解读》[1],并被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二期转载,研读《李文》,笔者深感李教授提出了当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关于课堂控制的一些本质性的问题,以实际的案例举例说明了在课堂控制中一些存在于教师身上的问题,带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主性的存在。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没有自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个性,没有了个性也就没有了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发展学生的自由个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其内在的需要,但是,随着学生的自主从理念向实践的不断转换,学生的自由个性发展又立即被置换成课堂掌控的问题;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基于学生自主的个性发展的课堂何以实现?基于课堂掌控的学生的自主个性发展何以实现?从课堂与学生的关系来讲,课堂是学生个体个性的集合,学生个体也是课堂存在的有序形式。作为这种集合,课堂的职责是提供规范控制,让无序的混沌人性变得有序,这是社会给他的职责与使命,代表着人类绝大多数所遵从的文明的有序的规约。在人的意义上,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发展乃是课堂教学实践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在课堂的意义上,课堂控制又是学生自主的前提条件与现实基础。[1]纵观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作为个体的学生和共同存在形式的课堂二者之间所发生的巨变,赫尔巴特的班级授课制确立了这种人类传承文明的高效形式,但这种形式同样遭到了后来学者的批判,认为班级授课制限制了学生个性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教育改革家试图打破这种限制学生个性自由的授课形式,于是在美国出现了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这是比较典型的学生个性发展与课堂控制之间的矛盾,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自由,课堂的秩序又需要一定的掌控。如果说学生的个性发展使课堂掌控成为了问题,那么,在课堂掌控面前,学生的自由也难免不受到质疑,因此导致了课堂掌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两难;当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度,又极易造成课堂失范和失控的危险;为了保障课堂的秩序与教学的顺利进行时,需要对课堂上一些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的控制,这又形成了过多的规范和过多的控制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应有的活力,影响其个性的自由发展。 二、在现实中的课堂掌控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纪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内部指导系统,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课堂掌控本该是作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一种手段,可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一是体罚的滥用;二是对于一些游离于法律边缘的问题学生的束手无策,三是个别教师对学生整体的放纵。 长期以来,体罚成为了课堂惩戒的代名词,成为了某些个别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教学艺术的教师用以提高后进学生成绩的灵丹妙药;或是某些简单粗暴教师用以维护 “师道尊严”的杀手锏。手段多样,花样翻新,什么罚抄课文、游班、关晚学、罚站、挖苦、讽刺、打骂等等,不胜枚举,目的是维护他至高无上的道统地位与权威。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发展中的人来看待,剥夺了这些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力,此时的教师已成为课堂掌控中的违法者。“严格的纪律不应当在跟学习或文本练习有关的事情方面去用,只能用在道德问题遭到危险时用。”[3]教师的这种简单粗暴的体罚实实在在的成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屠宰场,剥夺了自由,戗杀了个性,埋下了隐患,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另一面,是一些教师对一些道德出现问题的游离于法律边缘的问题学生的放任自流、束手无策与视而不见。其后果是姑息养奸,养虎为患。我们不能因为绝大多数遵守纪律的学生而忽略了这一小部分问题学生,他们虽为数不多,但却广泛存在,负面影响很大,往往是使我们的正常教学发生困难的原因之一。这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勾结社会闲散青年,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持强凌弱,在课堂上更是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小到违反课堂教学秩序,大到破坏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比如2006年在辽宁省某市的两所中学里一个月内就发生了两起恶性校园暴力案件,致使两名学生和一名超市老板死亡。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应该引起我们对教育秩序的深思,该如何给予这些游离于法律边缘的学生以正确的教育。而现实的情况是教师在这些学生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放任、软弱与漠视,当然也有无助与无奈,因为学校的这种文明式的教化对与这些问题学生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束手无策。课堂上凭你老师的教学手段如何的先进,讲的多么精彩绝伦,他们都是无动于衷。往往老师一般是不敢惩罚这些学生的,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或官司,于是就有了课堂掌控的奇怪现象,驴子犯了错,鞭子却打在羊身上,有些老实的学生成了某些老师为了显示权威警摄问题学生的替罪羊。 有些个别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了课堂教学上的失控现象。如缺乏教学管理能力,缺乏责任心以及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等所造成的对学生问题行为的放纵与漠视,这种现象所造成的结果是非常恶劣的。“放纵型纪律实施模式则处于序列的另一极端,它是没有限度、规则,秩序的民主,它将最终的决定权交给了学生。这种没有规则,限度,秩序的自由造成了教育上的无ZF主义(混乱),学生不会从中学到如何尊重规则,权威,或如何掌握对待自由的责任心。”[4] “作为一个负责课堂秩序的人,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一个阿SIR的角色。他必须判断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并予以奖励或惩罚,他必须裁判或制止打架和调停争论。教师必须完成纪律执行者的任务。”[5]作为课堂掌控主体的教师,有时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法律上并没有赋予他们合法的惩戒学生的权力,也就是说,即便学生犯了错,教师也不是合法的执法主体,但教师却实实在在承担着课堂掌控过程中执法者的身份。课堂纪律的掌控是我们实现文明与秩序的一种必要手段和途径。可我们看到的却是体罚的滥用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一颗颗被伤害的幼小的心灵,被放纵的一个个顽劣的灵魂,造成了青少年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信仰的迷失,犯罪率的上升等令我们痛心疾首的境况。惩恶是为了扬善,对问题学生的放任自流,一味的姑息迁就,欺软怕硬势必也会造成教师群体的堕落,文明信仰的缺失,社会文明的倒退。同时也剥夺了大多数人的合法的自由与民主权力。因此,加强正确的课堂掌控是教育中一个长久的话题,从当前的学校教学过程来看,学校教育中的课堂掌控还缺乏法律上的支持与规范,课堂上惩罚的失范现象还比较严重,对学生的伤害事件还在不断发生,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因为课堂掌控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正常秩序,也关系到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在课堂掌控的问题上,最大的问题是指那些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国外的有关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只是影响他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破坏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6]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常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讲,可以分为学生,教师,环境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的因素。表现:课堂上因为小事与同学间互相争吵,挑衅冲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故意顶撞班干部或老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产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1)人际关系挫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因为与同学老师人际关系不协调或有矛盾冲突等,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不适应等而产生的挫折感,并引发的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就可能演变为课堂问题行为。(2)由生理发育引起的好动与寻求注意。由于生理等因素,使一部分学生活动量大,精力旺盛,好奇心增强,但他们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的差距所导致的自控能力差,使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或老师的承认,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同学和教师的注意。如作一些出洋相、作怪样、搞一些滑稽动作等等。(3)人格个性因素。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等也有联系。比如有些外向性学生,喜欢交往,爱热闹,胆子大,善于获取新事物,自制力较弱,违反纪律的情况相对较多,有时甚至和同学、老师在课堂上爆发激烈的矛盾冲突。对于上述问题,作为课堂掌控者的教师应该做到:(1)认真监控,仔细认真观察课堂活动,密切注意学生动态,特别是对于那些有问题倾向的学生要格外关注。(2)要及时而恰当的处理问题行为,分清楚学生问题行为的性质,分析产生的心理原因,及时给予正面的引导。(3)公平而灵活的运用惩戒手段。“有些学生大声喧哗,戏弄同学,扮小丑和顶撞老师,这类行为是外向性的,它们对课堂有较大干扰,教师必须通过警告,批评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时可以适当惩罚。”“通过惩罚制止不良行为,这是巩固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7] 2、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有些课堂问题行为表面上看是学生问题,实际上与教师也有直接关系,甚至有些课堂问题行为是一些问题教师直接造成的。 (1)教学不当。如有些教师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组织能力,水平不高,课堂掌控能力差,缺乏教学艺术而造成学生对这一教师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对这一学科失去兴趣。有些素质、业务水平不高的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出的无能、笨拙、废话连篇,教学手法过于简单,从而造成了一些课堂掌控行为的发生。如学生说话,溜号,打闹,顶撞老师等行为会大面积发生,其结果是造成教学效果效率低下,学生整体对学科失去兴趣,直接影响到成绩,间接影响学生心理个性的健康发展。 (2)由管理不当所造成的班级混乱和教师威信降低。这是教师引起课堂行为问题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教师缺乏管理能力与管理艺术,对学生不认真负责,对学生不关心,言而无信,缺乏自我批评精神,处理问题不够公平,出言不逊,满嘴脏话……造成了学生在课堂上人心涣散,局面失控;有时教师还易于行为过激,滥用惩罚手段,对学生讽刺、挖苦,利用整堂课时间对个别学生大加训斥,甚至大打出手。这种不当的管理方法会造成矛盾激化,教师威信降低,学生对教师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怨恨情绪,还有可能诱发学生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对于来自教师的问题行为,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与管理水平,提高课堂掌控能力与教学艺术,作一个受学生喜欢、爱戴、尊敬的教师,并以此为荣。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寻找自身的原因,减小并及时消除矛盾。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对于教学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缺乏爱心又不思进取的不合格教师应当及早调离讲台,以免误人子弟,误国害民。 3、社会与家庭环境对课堂环境的影响。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看似与学校环境有关,其实是社会与家庭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在课堂环境中的一种体现。比如社会环境中大众媒体中的一些不良信息,垃圾文化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还有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学生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这些影响在心理上是对教师产生怀疑、反叛、冷漠、敌视等不良的情绪反映,这些心理因素极易发生课堂行为问题,具有内隐性,不易被及时发现。 因此课堂掌控问题也可以反映出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纪律约束的某些性质来,对于上述问题,教师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的根源,及时的疏导,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在班级中形成正确的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切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