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贤初。广东罗定人。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早年参加
同盟会。曾任孙中山大本营补充团
连长、营长,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北伐、讨伐
桂军沈鸿英及东征讨伐陈炯明等战役。1925年任国
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
师团长。
北伐战争时期任第十一军新二十四师副
师长。1927年
宁汉分裂时任第十师师长。后任
国民党军第六十师师长。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副
总指挥、
军长。1932年蒋光鼐一起率十九路军进行一二八
淞沪抗战。同年被蒋介石调往
福建“剿共”,任十九路军总指挥、福建
绥靖公署主任。1933年11月,同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在
福州成立抗日反蒋的“
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任人民
***军第一方面军总
司令。失败后流亡海外,宣传抗日救国。1935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大同盟,为最高负责人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国民党军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两广边境司令,在两广指挥作战。1940年因受蒋介石排挤而去职。1946年与李济深等在广州组织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1948年1月在
香港参与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
委员会,被推为中央常务委员、财务委员会主任。1949年9月,出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1964年12月至1968年任
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是第一、二、三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革第一、二届中央常务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副主席。
蔡廷锴故居位于罗定市
罗镜镇龙岩村。建于民国初年,三进,院落式布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
粤西典型农家大屋,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主屋两侧有阁楼,内置暗廊贯通全屋。两侧设附屋,有猪舍、牛栏、舂米房、厕所等。后座两角置炮楼。屋前为地坪、池塘。屋后有菜园、果园、石砌围墙。通巷设水井。1992年维修,
吴南生为故居题写匾额。
蔡廷锴,字贤初,1892年4月15日(清光绪十八年三月十九日)出生于
广东省
罗定市一个贫苦
农民家庭。父亲务农,兼做裁缝和兽医。蔡廷锴童年就帮农活,9岁入塾,11岁丧母,12岁辍学,即随父做裁缝、学医。蔡性格倔强,贫困的生活,使他对旧社会更是具有反抗精神。12岁时,他听乡亲讲述
刘永福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的故事,深受感动。当听到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行径时,心甚愤恨,爱国主义思想逐渐萌发。
为寻找生活出路,加上存在当兵卫国的朦胧思想,蔡廷锴于1909年投入广东新军。1911年10月
武昌起义后广东独立,蔡转入广东省卫军,后经辗转,1918年到
李耀汉肇军的
陈铭枢营当排长。1919年肇军解体,陈铭枢营改属于
护国军林虎部,蔡被选入护国第二军
陆军讲武堂学习一年。
1920年
孙中山返
广州重组
护法军政府,派邓铿组建粤军第一师,陈铭枢部被编为粤军第一师第四团,蔡任团本部掌旗官,后调任排长。邓铿对粤军第一师训练甚严,对士兵进行现代军事技术、政治常识、社会知识和工业生产教育,蔡在该师受到熏陶和锻炼,并加入
中国国民党,军事政治认识与日增进。1921年,蔡参加讨伐桂军
沈鸿英的战斗,升上尉连长。1922年5月,孙中山督师北伐,蔡参加攻克
赣州的激战。6月,
陈炯明叛变,次年1月蔡参加驱逐陈炯明,重占广州的战斗。4月,沈鸿英进攻广州,第一师奉命讨伐,5月占
肇庆,
蔡以战功升少校连长。1924年,升为营长。1925年初,蔡营与第一师各部入桂,打败沈鸿英,旋出发
东江。
第一次东征陈炯明刚告结束,立即从东江回师广州,参加平定
杨希闵、
刘震寰叛乱。在与南北
军阀的征战中,蔡廷锴成为骁勇善战的军官。
1925年7月,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粤军第一师扩编为
国民***军第四军,
李济深任军长,陈铭枢任第十师师长,蔡廷锴营编属第十师第二十八团。是年冬,蔡营作为讨伐
邓本殷的先锋,在南征中起很大作用。
1926年4月,国民***军出师北伐。蔡廷锴升任第十师二十八团
团长,率部参加攻克
平江、武昌等战役,勇猛苦战,立了战功,是“
铁军”的一支有生力量。后第下师扩充为第十一军,陈铭枢任军长,下辖蒋光鼐的第十师和戴戟的第二十四师,蔡升任二十四师副师长。
1927年初,
蒋介石与
武汉国民政府对立,陈铭枢、
蒋光鼐、
戴戟先后离开武汉投靠蒋介石,蔡廷锴调升第十师师长。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后,武汉政府出师
河南,继续北伐。蔡师在河南激战奉军,配合兄弟部队攻克临颍、
开封。
7月
汪精卫在武汉反共后,蔡跟随
叶挺部队行动,参加了八一
南昌起义,被委派为军事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十师师长,任左翼总指挥,率师南下。
但因阶级和认识的局限,不赞成
中国**D的主张,所以在南下时,便脱离了起义部队,把第十师开到
赣东铅山。不久,蒋光鼐来铅山,回任十一军副军长,蔡率部随蒋入闽。
此后,蔡廷锴在蒋介石麾下,不断参加了
新军阀之间的混战。
1930年,蒋蔡两师参加蒋介石对
阎锡山、
冯玉祥、
桂系军阀的中原大战。8月17日蒋蔡两师扩编为第
十九路军,蒋光鼐为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蔡廷锴为第十九路军军长。
1931年初,蒋介石调十九路军入
江西,参加对
中央苏区的第二、三次反***“围剿”,8月在高兴圩的战役中,十九路军受到红军严重打击,伤亡3000人,蔡本人经冒死抵抗才得以生还。
日军发动“
九一八事变”,占我东北,全国一致要求团结抗日。10月,十九路军陆续从江西调赴沪、宁,十九路军总部和六十一师驻南京、
镇江,六十师驻
苏州、常州等地,七十八师驻淞沪、南翔等地。
事变爆发 1932年1月,
*本帝国主义不断派兵来沪,并进一步制造事端,甚至无理要求十九路军撤退30公
里。国民党军政
部长何应钦及
张静江先后劝蔡廷锴撤兵,蔡表示反对,认为十九路军驻地是
中国领土,殊无撤退之理,我十九路军守土有责,万一日军胆敢来犯,决定迎头痛击。1月23日,蔡与蒋光鼐在
上海召开了十九路军驻沪营以上干部会议,决定抵抗日军的各种部署。24日,蔡又至苏州召开十九路军驻苏高级将领紧急会议,表明抗战决心。虽然国民党政府一再妥协退让,日军仍于1月28日夜悍然向
闸北一带进攻,十九路军立即奋起抵抗,震惊中外的“
一二八事变”爆发。
1月29日,蒋光鼐、蔡廷锴等向全国发出通电,表示守土有责,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十九路军全军官兵在广大群众的鼓舞、支援下,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坚守阵地,不断击退日军的猖狂进攻。蔡以大无畏的胆略,在枪林弹雨中亲临前线督战,激励士气。当时敌我兵力悬殊,十九路军全军约一万人,加上2月中旬来援的张治中第五军,计共只有三万多人。日方经不断增兵约七八万人,配有大量大炮、坦克、飞机、战舰。但十九路军从1月28日至3月1日坚守上海,凭着民族精神,与敌血战33天,前仆后继,死伤约万人,经历了闸北巷战、吴淞要塞战斗、八字桥战斗、蕰藻浜战斗、江湾与庙行战斗、浏河战斗等战役,使*本侵略军受到重创,死伤万余名,四度更换指挥官。最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对日消极抵抗政策,不再增派援兵,3月1日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十九路军被迫撤离上海,退守到嘉定等地。蔡廷锴、蒋光鼐等于3月2日通电全国,表示决本“弹尽卒尽”之旨,不与暴日共戴一天。日军经过十九路军严重打击,侵占上海的阴谋终不能得逞。经过英、美等国“调停”,中日双方于3月3日宣布停战。5月5日,南京国民政府和*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是我国对日作战从未有过的大捷,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新篇章。蔡廷锴由于指挥淞沪抗战功勋卓著,被海内外誉为“抗日名将”、“
民族英雄”。
辛亥***元老,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
何子渊三儿子何尚文,“一·二八”淞沪抗战之时任十九路军61师上校军需处长,累立战功,曾荣获蔡廷锴将军“抗日嘉奖令”和“淞沪抗日勋章”一枚。
蔡廷锴抵制蒋介石消极抵抗政策,坚持抗战的立场,引起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满,蒋于5月6日令十九路军3个师分别调往江西、
湖北、安徽“剿共”,蔡等据理反对。蒋乃改令调往福建,
冀图在与红军的作战中使十九路军消亡。蔡于9月任十九路军总指挥。
蔡廷锴等率十九路军入闽后,在蒋介石的催迫下,利用福建红军主力入赣作战之隙,次第占领了闽西、
闽北苏区不少地方。1933年秋,红军主力由江西东征福建,先在闽西
连城等地歼灭十九路军七十八师约3个团,继在闽北歼灭两个团,并围困廷平、顺昌、
将乐、等县城,威胁福州。蔡认识到进攻红军是中了蒋介石的计谋,反蒋抗日和“剿共”决不能并行,毅然决定把“反蒋抗日反共”的方针改为“反蒋抗日联共”,立即采取积极步骤与**D红军联络,于9月下旬实现停战。10月26日,他们还与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红军签订了《反蒋抗日的初步协定》,使事变发动时无西顾之忧。11月20日,“中国全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李济深为
主席,蔡廷锴任人民***政府委员、人民***国第一方面军
总司令兼十九路军总指挥等职。蒋介石迅速集中十几万大军向福建进攻。十九路军众寡悬殊,又孤立无援,
福建事变于1934年1月失败,十九路军完全解体。
蔡廷锴于福建事变失败后,出洋游历欧、美、
澳洲一年,考察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他以爱国主义激情,向侨胞和各国友好人士宣传抗日主张,介绍淞沪抗战和福建事变,抨击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不抵抗政策。1935年7月,他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在香港组织“
中华民族***同盟”,以争取民族独立,推倒南京蒋介石政府,建立人民政权,组织联合战线,武装抗日为已任。他们还创办《大众日报》。
“
七七事变”后,全国军民奋起抗战,蔡廷锴爱国心切,赶抵南京共赴国难。但蒋介石仅委以军委会特任参议官这一虚职。11月,蔡在南京被车撞伤,回
罗定休养。1939年他先后出任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所部驻桂南、粤西。11月日军在防城、
龙门等地登陆,进攻
南宁,蔡廷锴调任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从年底至翌年初,在
桂南会战中,指挥桂南及广东南路各部对敌作战。7月,二十六集团军改为粤桂边区总司令部,但所辖部队皆调离,只剩些游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