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百味之首,也是生活必须品,但摄入过量就会威胁健康,它为人体提供钠、氯等矿物质,参与调节人体渗透压及体液酸碱平衡,在人体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做菜不放盐,吃起来会觉得淡而无味,甚至难以下咽。长期不吃盐,人就没法活动。可任何事物都有个量,对于盐来说,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应超过 6 克,而定期吃一顿没有食盐的午餐或者晚餐,会给健康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在我国居民,尤其是北方居民的饮食中,一向存在 “ 咸则鲜 ” 、 “ 好厨师一把盐 ” 、 “ 菜咸好下饭 ” 的观念,喜欢吃较咸的食品,俗称 “ 口重 ” 。然而,长期摄入大量的盐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非常大,不仅会诱发高血压,还可能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减盐小技巧:少用味精、酱油,可用醋、辣椒、葱、姜、蒜等调味 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多少克?知道的人不到一半;鸡精、酱油、豆腐乳和沙拉酱算不算高盐食品?能分辨出的人只有3.8%。日前,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主办,广州、武汉、成都、沈阳四地疾控中心承办的“中国居民盐相关知信行调查”广州地区结果发布会举行。本次调查广州地区共收到4602份成人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广州地区居民对盐与健康的基本知识掌握不足,仅有不到一半的人知道每日推荐食盐摄入量为6克,且对高盐高钠食物、控盐的方法等认知欠缺,虽然大多数人听说过控盐勺,但家中有并使用盐勺的人比例很低。 龙须面也含盐,你造吗? 调查发现,广州地区居民对盐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存在掌握不足的情况。广州地区被调查人群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知道我国成人每日推荐的食盐摄入量为6克和盐当中的“钠”对健康有影响,并有一部分人不知道长期吃比较咸的食物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烹调时放的盐,还有更多的高盐食物在生活中被人们忽视。调查显示,只有3.8%的人能全部辨认出五种高钠调味品(味精鸡精、酱油、酱类、豆腐乳、花生酱和沙拉酱),其中对花生酱沙拉酱知晓情况最低,仅11.3%,其次为味精、鸡精。而对于含有隐形盐的食品(牛肉干、话梅、薯条、挂面),则只有0.5%的人能全部辨别,对龙须面的含盐情况知晓率最低,为8.8%,其次为奶酪,为13.0%。 一半人没正确使用控盐勺 除了知晓率,“老广”在减盐控盐行为方面有待改善的地方更多。调查对象中,虽有74.9%的人听说过控盐勺,但这其中,仅有42.4%的人确定家中有控盐勺。而在有控盐勺的人中,仅一半会在日常做饭时正确使用。此外,虽有84.2%的人听说过低钠盐,但当中近一半从来不用或很少用。 少吃盐等于补钙 日前,英国科学家还研究发现,盐的摄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钙的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这就是说,少吃盐就等于补钙。他们指出,少吃盐是补钙最经济实惠的方法,也是对健康最有益的方法。 含盐食品是“隐形杀手” 日减盐5克,高血压风险降7%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的蒋卓勤教授在活动中指出,盐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更能起到调味和食品保鲜防腐的作用。但盐摄入过多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隐患,其中的钠会提高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减少食盐摄入具有明确的降压效果,并能因此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WHO强调,每天如减5克盐,成人收缩压将下降约5.5mmHg,高血压患病率下降7个百分点,可减少24%的中风和18%的冠心病。如此每年可避免36万人因中风和冠心病死亡。 目前,我国居民72.1%的钠主要来源食用盐,8%来源于酱油,20%来源于鸡精、味精、酱等其它调味品和挂面、牛肉干等食品。而食盐的主要来源还在于家庭烹调。蒋卓勤提醒,在烹饪时应注意少放盐,控制烹调时和餐桌上的用盐量。可用醋、料酒、香料来调味,加蒜、姜、葱、胡椒等提味。做菜时需先炒菜后加盐,菜炒熟准备出锅时放入适量的盐,这样就不会感觉减盐后口味淡了。味精、咸肉、熏肉、酱、酱菜、咸菜、虾皮等都含盐,因此要尽量少吃或不吃,也可用无盐虾皮、无盐味精等代替。 蒋卓勤还在现场传授了一些减盐小技巧:(1)谨记每天食盐摄入量;(2)尽量减少含盐高的调味品:味精、酱油; (3)提味可用醋、辣椒、花椒、葱、姜、蒜;(4)出锅时再放(撒)盐;(5)凉拌菜可现吃现拌盐;(6)肾功能正常,可用含钾的“低钠盐”;(7)新鲜食物自己做菜,少吃加工的熟食;(8)婴幼儿辅食:婴儿无盐,幼儿少盐。 来源:茂名资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