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玉都风情网欢迎您的到来,注册后,您将能玩到更多好玩的功能!信宜人的网上家园,网聚信宜人的力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镇隆镇 德乔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5公里,广海公路北线东南面,属镇隆镇。人口317(有华侨7人)。此地在八坊之北,村口有座石桥,故叫北桥。1958年谐音改为“德乔”。聚落东西伸展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168亩,主种水稻,兼种香蕉、甘蔗。
十里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4公里。属镇隆镇。人口240(有华侨4人)。因该村离旧信宜县城镇隆八坊十华里,故称十里村。聚落沿锡海公路两旁,坐西向东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110亩,主种水稻,香蕉、养殖业为辅。
水埒口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4公里,锡海公路东南面。属镇隆镇。人口118,此地有条环山大水埒直通东江,该村建在水埒出口处而得名。聚落沿公路两旁东南向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54亩,主种水稻,兼种香蕉、甘蔗。
白梅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5公里。属镇隆镇。人口405(有华侨3人)。因从前有棵大白梅树而得名。聚落在山坡脚坐东北向西南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200亩,主种水稻,兼种蔬菜,萝卜干远销外地。
荔枝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7公里。属镇隆镇。人口255(有华侨5人)。最先迁居到此的林姓人种了20多株荔枝树,后发展成了荔枝果园,因而得名。聚落在田垌的下方,坐东北向西南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124亩,主种水稻兼甘蔗、香蕉。村前有东江河相隔,交通不便。
垌尾坡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7公里。属镇隆镇。人口145。因该村建在田垌的边缘平坡上,故叫垌尾坡村。聚落坐东向西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60亩,主种水稻兼种香蕉。
德畔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9公里。属镇隆镇。人口90(华侨7人)。因此地的北面是东江河畔,故叫北畔。后雅易为德畔。聚落在小山坡脚,东西伸展坐北向南呈半环形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48亩,主种水稻,兼种香蕉、甘蔗。
垌心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8公里,锡海公路的东侧。属镇隆镇。人口198。该村是坡岗、长塘两垌的中心点,故叫垌心村。聚落在垌中的小山坡上,东西相向呈双列式带状分布。建筑多为钢筋水泥的三层楼房。耕地65亩,主种水稻、香蕉。经商为群众主要收入。建有纸厂。
大水坡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6公里,西江河西岸。属镇隆镇。人口282(华侨3人)。因此村地势较低,经常受到西江河洪水所浸,故叫大水坡。该村梁汉明是国民党的军长,希望自己能爬上大元帅职位,遂改叫大帅坡,解放后,又恢复了原名。聚落在小平坡上,南北伸展坐西向东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134亩,主种水稻,兼种香蕉。有机耕路通镇隆镇。
新村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8公里。属镇隆镇。人口345。1961年逐渐形成村庄,故叫新村。聚落在锡海公路西侧,坐北向南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禾结构平房。耕地147亩,主种水稻,兼种甘蔗、香蕉。
西岸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8公里,锡海公路西面。属镇隆镇。人口207(华侨18人)。因此地在西江河的西岸而得名。聚落在小山坡上东西伸展、坐北向南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146亩,主种水稻,兼种甘蔗、香蕉。
天后街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8公里。属镇隆镇。人口200(华侨2人)。从前此地有座“天后庙”,在现红楼前的路口至河边及天后村前这两段路都铺青砖,好象街道,故叫天后街村。聚落在东山堡南坡下,东西伸展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耕地100亩,农业主种水稻兼蔬菜、香蕉。村民多经商。交通不便。
学堂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7公里,昌耀河下游南岸。属镇隆镇。人口378。古代此地曾开设学校,故叫学堂村。聚落在小平坡上,南北伸展,坐西向东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190亩,主种水稻、香蕉。有机耕路通锡海公路。
龙登埇在信宜县东镇镇西南15公里。属镇隆镇。人口395(华侨10人)。因最初居住的是罗姓人,故叫罗登埇,后改称龙登埇。聚落沿小山脚南北伸展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236亩,主种水稻、香蕉。有简易公路通镇隆镇。
维坡在信宜县东镇镇西南16公里。属镇隆镇。人口187。因此地四面都有小丘围绕,故叫围坡。后谐音易为维坡。聚落在山坡脚下东西伸展,坐南向北呈半环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110亩,主种水稻。有简易公路相通。
何里在信宜县东镇镇西南15公里。属镇隆镇。人口717(华侨2人)。1680年,何、吕两姓人迁来此地居住,故叫何吕村,后谐音改为何里。聚落在小山坡下,南北伸展,坐西向东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376亩,主种水稻。兼种香蕉、甘蔗。
“土并”塘“土化”在信宜县东镇镇西南17公里。属镇隆镇。人口366。因此“土化”比较低洼,有几亩废弃“土并”井田筑塘养鱼,故叫“土并”塘“土化”。聚落在小山坡上,南北伸展呈带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176亩,主种水稻,兼种甘蔗。有简易公路通镇隆镇。
高山在信宜县东镇镇西南18公里。属镇隆镇。人口207(华侨2人)。因此地东面与当地最高的龙郁顶山相连,故叫高山村。聚落在黄岗坑岭山脚,坐东向西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93亩,主种水稻。有公路通镇隆镇。
帝坡在信宜县东镇镇西南19公里。属镇隆镇。人口228(华侨2人)。此坡从前有一座“关帝庙”,故叫帝坡村。聚落在六窝塘顶山脚南北伸展,坐西向东呈环状分布。建筑多土木结构平房。耕地106亩,主种水稻、香蕉、薯类。
昌耀墟在信宜县东镇镇西南17公里。属镇隆镇。1961年秋创建,为纪念当地林俊昌、林俊耀两位**烈士而得名。有店铺30多间,街道东西伸展,南北相向呈双列式带状分布。建筑多为钢筋水泥结构两层楼房。公历每旬2、5、8日为墟期。有公路通锡海公路。
六双又名绿泷。在信宜县东镇镇南18公里,南邻高州县。属镇隆镇。人喀口1181。该村有一小河贯流南北,水色青绿,取名绿泷,后易为六双。聚落在小山坡上坐北向南,东西伸展成块状,建筑为土木结构平房。耕地663亩,主种水稻、薯类,经济作物有柑橙、香蕉、茶叶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