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谋幸福的“亏本书记” 本报记者曾金妍 “我是土生土长的新云村人,我热爱我的家乡,从小到大都想为她做点事,让她变得更美、更好、更靓丽。”张南创现任信宜市合水镇新云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997年,他放弃月工资1800多元的工作毅然决然回到新云村当管理区村干部,从村干部到党总支部书记,张南创一做就做了20多年。 2016年,新云村党支部被评为“茂名市优秀村党支部”,2017年,新云村被评为“茂名市生态示范村”,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村”。今年7月,张南创和时任第一书记分别被评为全省“百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和“百名优秀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均被获得“双百”殊荣的村。 不计得失 全心全意办实事解难题 由于张南创处事公道、热心助人,当村干部第二年就被选任为新云村管理区党支部书记。 新云管理区山多地少底子薄,村民致富困难,管理区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服务群众投入难。针对这些问题,张南创经常进村入户了解群众困难,倾听群众的心声,切实为群众致富解决问题。 结合山多地少的实情,张南创发动群众靠山吃山,干起了种养殖业。同时,为了方便村民购买饲料,发展好养殖业,张南创经常让妻子购进一些饲料,再平价卖给村民。张南创妻子非常不满地说:“你亏了工资,现在又亏生意,你真的是亏本书记!”几年后,一些养鸡、养猪的村民生活渐渐好了起来,都纷纷建起了楼房。看到村民们的生活的变化,妻子对张南创的工作也渐渐从不满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 2008年村“两委”换届,很多干部群众都要求他继续做村干部,张南创解释说家里事务多,生意离不开,就不再当村干部了。但是在党员大会选举时,张南创还是被大家“强硬”选入村党支部支委,之后还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于是,张南创又再次当起了“亏本书记”。张南创把经营的饲料店交给妻子打理,每月花1000元工资请了个送货工人帮忙,而张南创则接着当每月400多元的村党支部书记。 “群众选我当书记就是信任我,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全心全意服务好群众。”20多年来张南创就是怀着这样的初心,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村民办实事、解难题。 党员示范 “五个一”计划实现“三赢”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支部书记就是支部的第一责任人。多年来,张南创一直坚持加强班子的学习,每天召开村“两委”干部开碰头会、每周召开一次周例会,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加强工作协调,推动工作开展。为开阔视野,张南创多次组织村干部到信宜市其他乡镇先进村(社区)参观学习,取他人长处补自己短处。党员感受到班子的团结,群众看到了村子变化,对村“两委”干部越来越信服,各项工作做起来就顺利多了。 围绕新云村的脱贫攻坚目标,结合本村实际,张南创认真思考该如何做好扶贫工作。如本村山地多,是否适合发展种植业?经过思考后,张南创与时任第一书记进行分析研究,并到实地考察,取得一致意见后,提交村“两委”班子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进行讨论决定,实施了新云村“五个一”脱贫攻坚计划,增加村集体和扶贫户的经济收入,即打造一个产业,选准一个资产项目,收储一片土地资源,扶持一笔造血资金,建立一个长中短收益机制。 目前,新云村已建成油茶产业特色农业示范基地1600亩,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动员村民以山地入股加入合作社、贫困户以种苗化肥折价入股加入合作社。在建设油茶基地过程中,重视发挥“支部引领发展,党员示范带路”的作用,带领村干部和党员逐家逐户做群众工作,发动了213户农户和73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同时,投入200万元成功收购水电站一座,投资入股乡村旅游项目,成立了2个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些项目在多渠道帮助贫困户增加长效稳定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村集体收入问题。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从1.8万元增加到年收入超过30万元,近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超过20万元,实现了贫困户、村民、村集体“三赢”。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在张南创的带领下,新云村完成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项目263个,总投入3800多万元。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在山村也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幸福感满满的。”新云村的妇女利用晚上闲暇时间,成群结伴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跳舞,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心情。同时,新云村党(总)支部大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积极学习借鉴经验,探索实践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三治”融合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化解矛盾纠纷和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目前,新云村已建设成为幸福和美的文明和谐山村。 “老百姓们过得幸福,我就满足了。”20多年来,张南创总是事事以人民为中心,时时为群众着想。“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更加激发了我坚定抓好党组织核心建设的决心,激发了我建设幸福和美新云的信心。”张南创对新云村的未来充满憧憬。 来源:茂名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