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要注意的5个误区 1、刹车距离 假设你在过马路,略微有点走神,一辆车况良好的私家车在远处驶来,时速100公里,对方司机要在距离你多远的时候发现你,才能保证不撞上你? 估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关心刹车距离这件事,除了个别追求车辆各方面性能的玩车一族。那么,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车型时速一百公里时的刹车距离都在40米以上。 所以很明显,当对方司机发现你之后,至少要距离你40多米以上就开始紧急制动,才能保证在撞到你之前刹停。40多米是个什么概念?标准篮球场的尺寸是28 x 15米,也就是差不多三个篮球场的宽度相加才足够,这还是要求车况良好,还要司机技术良好,还得祈求老天不要下雨下雪。 有多少人会保持这么远的距离过马路?也许会说平时马路上的车不会跑这么快,那就时速50公里吧,这是市区很正常的车速了。时速50公里时,从刹车到静止需要大概12米左右。12米不算太远,也许大多数人过马路基本上12米的距离还是能保证的,可是12米就安全吗? 时速50公里的汽车,每秒能够跑近14米!也就是说,当你认为你12米已经很安全的时候,或许司机就没第一时间看到你,哪怕司机只有1秒钟走神,你都将被时速50公里的车撞飞。 那时速150公里,刹车距离是多少?答案是150米。所以警告那些想横穿高速的人、在高速旁等长途大巴的人、还有高速上出了车祸后要在后面放警示牌提醒后车的人,请一定要记住这个数据。 2、反应速度 刚才说到时速50公里、刹车距离12米,那么你只给司机留出12米,够吗? 当然是不够的,司机的平均刹车反应时间大概是0.8秒,这个时间足够让车再开出将近12米了,也就是即使是幸运地遇到了一个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司机,也得给他留出24米以上的距离,才能避免车祸发生。 但你过马路的时候有留出24米远的距离吗?这只是说的车况良好的私家车,如果是老旧私家车车,如果是大客车或者大货车,再或者是超载的大货车,24米是远远不够的! 同样也提醒各位驾驶者,一定要时刻留意高危的路段,比如说斑马线、路口、掉头车道缺口等,这些路段随时都可能会有行人窜出,谨记一是不能超速行驶,二是在这些路段一定要打醒精神、放慢行驶,这些才能保证在突发状况下能更有效地闪避或在危险前刹住车辆。 3、远光灯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在市区开启远光的车,对于开车的人来说自然恼火,无论是对向还是同向,远光灯对驾驶员的影响都相当大:一是造成短暂失明影响判断力,二是驾驶疲劳更快形成。这样的话,当你开启远光灯,你的对向和同向前车都将成为定时炸弹。所以,当行驶在路灯充足的路段,就不要开启远光了。即使是在没有路灯的路段行驶,遇到对向车辆和与前车间距在100米内都应该转为近光灯。 那么对于行人来说,远光灯的危险就更大了。举个例子,当你夜间过马路时,正好走到马路中间,一边的车辆开了远光灯,另一边正好也有车经过,这时候被远光灯照射的那位司机,至少有80%的概率是根本看不到你的,你还能担保开车的不敢撞你吗?事实上他是真的看不到你。所以在夜间,行人过马路不要挑战这些光线衍射的物理规律,规律是死的,无法避免,尽管撞到你自然是车的责任,但伤的痛的都是自己,何必往死里作? 4、“鬼探头” 行人从遮蔽物体突然冒出,这种情况被称为“鬼探头”。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有高大植物的隔离带、路边停靠的汽车间和停靠路边下客的公交车前。比如说公交车前,这是经常遇到的状况,乘客下车后直接从公交车车头一边绕过来直接横穿马路,而旁边行驶的汽车从看到行人探出到撞上的距离只有几米,时间甚至少于1秒,这根本超出了人类反应能力以及汽车制动技术的极限,这已经不是驾驶员愿不愿意躲闪的问题了。 而造成这种“鬼探头”的意外往往是驾驶员和行人的侥幸心理和对这种突破物理常态现象的不了解。驾驶者和行人或许认为对方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几率不高,所以侥幸,而一旦出现时,直接撞上造成事故的几率就非常非常大了!所以,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都要尽量避免自己的突然出现,也要时刻警惕那些突然出现的人和车。实际上,稍微有点生活经验的人都应该知道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会有突然出现的人或车,只要不存有侥幸心理,就完全可以避免这些事故。 5、依赖心理 曾经看到这样一幕,一辆富康在非机动车道缓缓移动,一位逆行的骑自行车的中年妇女贴右边骑行,发现迎面过来的汽车并没有给她留下足够的通过空间,于是停下自行车,大声喊叫,叫他让一下道,但喊了半天富康毫无反映,依旧缓缓移动,随后将自行车挤到隔离花坛中,中年妇女直接趴在了引擎盖上,其仍然是在大喊,并且猛烈拍引擎盖,希望司机能停下,并绕过她,实际上以富康缓缓移动的速度和之前两者之间的距离,中年妇女完全可以从容地、轻易地、不紧不慢地绕开这辆富康,两者相安无事,这个女士与这辆无人驾驶的没拉手刹的富康之间的故事,其结局也就不一样了。 事实上,任何认为车辆不敢撞或者行人不敢走的心理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千万不要带负气心理,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有些事故确实是能躲的,真的无须发展成交通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