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玉都风情网

搜索

信宜年例文化走向何方?

2012-2-10 22:29| 发布者: louson| 查看: 1483| 评论: 0|原作者: 难怪

摘要: 信宜年例为什么走向式微?继而走向没落?这是有关部门应反醒的时候了,信宜年例具浓厚的俚僚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特色,在广西,被壮族人被奉为“歌墟”的祖庭,而现实中,信宜经济被边缘化,都市生活文化不进,传统文化 ...
       从历史来看,信宜的年例活动,至少在宋代已形成,并且具一定规模,《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太平寰宇记》卷之百六十三 窦州 (信宜)风俗:“谷熟时里閈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会作歌”。 粤西土著人并没有过年的习惯,而是选谷熟的时候为腊,太平寰宇记是宋太宗赵炅时地理总志。窦州风俗记载,无疑是当时朝廷对豁下州县民风了解的依据,这是古代对粤西年例的最早写照。



        信宜古代的年例,是个歌舞的庆贺新春祈年活动,光绪《信宜县志 》 卷一 舆地志十 风俗载:“元宵,城市家悬彩灯,亲朋聚赏萧鼓,歌讴之声达旦。多于是月乡傩,名曰年例”。



        年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很有地方特色,表现形态丰富多彩,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年例对人们之间的人文生活、沟通交流很有现实意义。年例中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很有艺术价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一部分面临失传,从这个角度来说,年例需要保护。为此,茂名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以保护。


          然而信宜旧图的年例,则得不到好好的保护,历年来没有部门组织规划,在民间放任自由。自上世纪80年代乡间自然灰复后,民间年例得不到相应的部门引导自生自灭。除民间飘色艺人自身保护保留了飘色外,《信宜县志·舆地志》记载的:“迎春,装戏剧鼓乐,迎土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舞春牛,《太平寰宇记》记载聚会作歌的人班戏,其风格颇具粤西地方特色,其独特古朴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使许多观众流连忘返的“鬼戏”,都走向消失;新图的山歌、舞火捞(火龙)等,也不见踪影。


            在湛江、吴川、茂名、高州年例都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越办越成特色规模!而信宜年例地方分散,资金全由民间自筹,素质参差,以至在自身没特色节目外,聘请外地黑班子,出现色情表演,脱衣舞娘等。


            信宜年例为什么走向式微?继而走向没落?这是有关部门应反醒的时候了,信宜年例具浓厚的俚僚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特色,在广西,被壮族人被奉为“歌墟”的祖庭,而现实中,信宜经济被边缘化,都市生活文化不进,传统文化渐向衰落,空口说白话的打造山水旅游,在现代旅游人的思想中,一个没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是不具吸引力的。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7 X 24小时在线客服

电话:0668-8884681

手机:13510735541

客服QQ1:1592772589,客服QQ2:1368203218
邮件:admin@06681.com
Copyright © 2018-2022 信宜玉都风情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申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3 技术支持:信宜玉都风情 粤ICP备200496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