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玉都风情网

帖子
Close
关于绑定手机时收不到验证码说明:受到短信报备影响,导致部分用户手机收不到验证码,请与客服联系,微信:13510735541,QQ:1592772589处理。

跨越25年的时光 马来西亚华人再次在信宜寻亲成功

2025-3-4 09:52| 发布者: 风情编辑| 查看: 226| 评论: 1|原作者: 一号|来自: 中国侨网

摘要: 在广东信宜侨商会的帮助下,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杨慧贤与广东老家的亲人通上了视频电话。25年未有音讯,两家人在视频中举着书信,回忆杨慧贤祖父生前点滴...
跨越25年!马来西亚华人寻亲成功

      前几日,在广东信宜侨商会的帮助下,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杨慧贤与广东老家的亲人通上了视频电话。25年未有音讯,两家人在视频中举着书信,回忆杨慧贤祖父生前点滴。
信宜华侨.jpg
杨慧贤祖父与老家亲人的书信。(受访者供图)

       信宜侨商会成员陈世亮是这次寻亲的主力。与记者连线时,陈世亮刚刚结束和杨慧贤一家的视频通话。从2025年开年到现在,陈世亮已帮助7名马来西亚华人和信宜乡亲找到亲人。杨慧贤一家的寻亲过程很顺利,被陈世亮称为“短跑取胜”,从发布寻亲短视频到获得杨氏一族后人的联系方式仅用1天。

       陈世亮说,在“信宜马来西亚华侨同胞寻亲群”内,既有寻找马来西亚亲人的信宜人,也有寻找中国亲人的马来西亚华人。在他经手的寻亲案例中,有诸如杨慧贤一家短时间内成功寻亲的幸运事例,也不乏历经漫长搜寻的马拉松式经历。

       搜寻难点主要集中于姓名和地名的更改。早年下南洋的华侨大多更改了名字,其原用名常见于来往书信中。而由于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许多地名也发生了变化。此外,部分华侨的后代又移居至其他国家,增加了搜寻难度。

       陈世亮与侨商会的成员们通过查阅书信、墓碑铭文来追溯原名,并参考信宜的旧县志和历史地图来确认地名。他们还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发布短视频或图文信息来传播寻亲线索,借助网络的力量扩大搜寻范围。

       侨商会也有一项法宝,即《马来亚高州联谊录》。联谊录以图文形式对马来西亚各地的高州会馆创办经过作了介绍,并记载了马来西亚信宜籍侨胞的信息,为寻亲过程提供了支持。
信宜华侨1.jpg
《马来亚高州联谊录》。(受访者供图)

       信宜侨商会曾专门前往马来西亚,与各地的高州会馆建立联系,以进一步促进寻亲工作的开展。迄今为止,广东信宜侨商会开展公益寻亲3年,成员们用业余时间联络各方、搜集线索。陈世亮加入公益寻亲队伍的时间并不长,但收获了不少寻亲成功的华人送来的锦旗。

       谈及为何想要加入助人寻亲的队伍,陈世亮说,其祖辈的一支在清朝末年下南洋谋生,其祖父曾与在马亲人保持书信联系,后因多种原因失去联络。祖父生前多次寻亲但未能如愿。祖父去世后,陈世亮挑起了寻亲的担子。他在网络上发布寻亲贴,马来西亚的热心网友将他的帖子搬运至海外社交平台。最终在跨国网友的帮助下,陈世亮找到了在马亲人。
信宜华侨2.JPG
陈世亮南洋祖辈亲人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陈世亮说,许多华侨于战乱时期赴南洋挖矿、割树胶,将辛苦所得寄回家中,但他们未曾想过与家乡一别竟是一生。老华侨们在离世前嘱托后代,在墓碑上刻下祖籍地址、原用中文名,希望后代有朝一日能与老家的亲人再次取得联络,将骨灰带回故土。马来西亚的华二代、华三代背负起祖辈的遗愿,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祖辈老家的情况。他和这些华人后代互相帮助,在中国和海外的社交平台上双向发布寻亲信息、征集线索。

       随着求助寻亲数量的增多,陈世亮和侨商会计划将《马来亚高州联谊录》数字化,以提高信息检索速度。他们同时和其他寻亲组织交流学习方法,扩大寻亲组织的影响力。陈世亮说,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一段跨越山海的重逢故事,他和侨商会的成员们希望能帮助更多华人与亲友重新相聚。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石虎 2025-3-4 14:07
为陈世亮点赞,他为侨眷寻亲点燃了希望!

查看全部评论(1)

相关分类

信宜讯闻

7 X 24小时在线客服

电话:0668-8884681

手机:13510735541

客服QQ1:1592772589,客服QQ2:1368203218
邮件:admin@06681.com
Copyright © 2023-2026 信宜玉都风情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申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3 技术支持:信宜玉都风情 粤ICP备200496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