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八点,省级非遗项目“镇隆飘色”巡游节目开始了,巡游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现场氛围绝了。 信宜镇隆飘色又称装色,其历史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民间相传飘色在当地流传近三百年,也有一说认为,粤西地区的飘色多源自太平天国末年,当时政府禁演粤剧,民间艺人改以粤剧造型巡游的形式,后逐渐发展为“马色”、“水色”和“飘色”等类型,人像造型也由泥塑演化为真人扮演。信宜镇隆飘色活动多以镇隆镇为中心,辐射附近的水口、东镇、北界、丁堡等乡镇,其影响遍及粤西地区。 镇隆飘色以“板”为单位,每板包括色柜、色梗、色心、色脚等部分组成,其中色柜长2米、宽1米、高0.88米的流动小舞台;色梗由钢铁做成,隐藏在人物的手足之中或动物、刀枪剑戟的某个部位中,不露半点痕迹;色心、色脚也分别称为“屏”和“飘”,指由人装扮的人物造型。飘色的扮演者须经过严格挑选,多为4-10岁小演员,其长相俊美、体重适中,以便能显现凌空飘逸之感。镇隆飘色最多有21飘,即21个人物造型同在一个色板内,其设计制作复杂精巧,人物造型立足点往往只是一个缨枪或剑尾,甚至踏着活生生的公鸡、白鸽、鲤鱼、金鱼等动物,堪称绝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