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纬度去看人生
本帖最后由 流浪的李俊 于 2016-10-2 20:38 编辑从经济学纬度去看人生李俊 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能够取得进步,经济学知识确实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我根本就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初中时代更是糟糕得离谱。让我在为人处世方面发生改变,就是自己慢慢地学会从经济学纬度去看问题。 我和初中同学关系搞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更多是我的过错。我的性格往往喜欢表现自己,很多时候都表现得比较高调,结果引起很多同学对我的反感。就这样,我成为他们嘲笑对象。初中时读过两个班,初三时同班同学,我和他们关系相对没有那么糟糕,但是也不怎么好。 初中毕业之后,我和初中那些同学联系比较少。初一那个班,他们搞聚会,没有叫我去参加。他们觉得我这个人古怪,思维不正常,所以我和他们不是一个圈子的。初中时代,他们经常玩弄我,可是我当时思维结构很简单,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点。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在他们心中还是当年傻傻的形象,可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人是有进步的。 我初中同学L,他和我说话时,总是把我当成傻子一样,然后对我各种指点。他喜欢把自己认知的世界作为一种经验之谈,然后就给我加强。他说话方面一点都不懂礼貌,同时还喜欢使用命令口吻,这点让我对他产生了反感。我和初一时那些同学失联很长时间之后,直到去年暑假时,有一位姓黄的同学主动联系我,他说我一直都关注我,说我出了这么多书,我们班有一位这样的才子,这是我们班的骄傲。他邀请加入班上微信群,但是我一直都没有加入。 今年春节,初三那个班搞了聚会,他们叫我去参加,可是我却选择不去。我觉得和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可聊,或者说话就要吵架,一点都不好玩。很多人都说同学感情是很珍贵的,但是我根本就无法融入他们圈子之中。其实,我不仅无法融入初中同学圈子,同时也无法融入初中母校的校友圈子之中。我发现融入这个圈子,成本实在太高了,从商人思维角度去看问题,这是一场赔钱买卖,放弃是最优的选择。高中母校的校友圈,我还是能够融入,我和很多高中母校校友还是比较有默契。所谓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所以我用心经营好高中母校校友圈就已经足够了。 我在高中校友Q群里聊一些自由主义话题,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我,但是起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我在初中校友群里说这样的话题,很可能就会遭遇一群人围攻,没有人出来拔刀相助。我高中母校的校友之中,还是有不少人信仰自由主义,支持市场经济。 我和很多人不同,我比较喜欢从经济学角度思考问题。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很多时候都要看里面的代价。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这本书上,有一篇文章是《以赚钱为目的的兼职,是最愚蠢的投资》。他在这篇文章谈到大学生以赚钱目的去做兼职,都是浪费时间,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他说大学生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兼职,这是捡到芝麻,丢了西瓜。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时间和健康比较,哪个重要?有一些人为了生计,还不是损害健康去赚钱?那些挖煤工人就是这样的。大学生做兼职也是如此,每个人时间成本都是不同的,所以只能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做决策。如果一份兼职报酬不到10元一小时,很多人都觉得没有浪费时间去兼职,但是变成一个小时100元、500元,甚至一千元时,那么情况就不同了。 有人说我又穷又丑,要是有女的喜欢我,肯定是太阳从西边升起来。对于这种言论,我不会选择反驳。比如,我举例说有女性追我或者向我表白,那么对方就会说这是想象出来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话真实性,只能把那个女性身份说出来。这种情况下,就算是能够反驳对方,但是也伤害到那位向我表白的女性。我这种行为得罪不只是一个人,而是破坏了某种规则,得罪了一群人。我把所有成本都算一下,很明显看出反驳对方是亏本生意。至于外貌方面,这也没有什么量化标准,即使我引用别人对我外貌评价,说我外貌高于平均水平,但是这种论证说服力很有限的。 这些年以来,我有很多委屈的事情,甚至被别人抹黑。有一些事情,如果出来做解释,别人不一定相信,但是负面影响就会越传播越远。只要不是涉及法律层面的东西,纯粹的道德评价,不要理会往往是最优方案。 在我老家农村里,知道我出书的人并不多,我刻意表现得很低调。我做出这样的选择,这和个人性格无关,而是和我的商业模式有关。就算全村人都知道我出书,除了满足虚荣心之外,一点商业价值都没有。很多报纸都对我个人事迹报道过,那么我把这些报道复印出来,然后在村里见人就派吗? 我在麻章一中复读时,获得中山大学自主招生资格。我算是给学校争光了,校方就拉横幅宣传我获得该资格,并注明全市仅有6人。我高考成绩没有达到优惠分数,所以也就没有机会成为家里第二个中大本科生。有人看到这个横幅之后,就在网上对我开骂,说我这个白痴。因此,享受了虚荣心的收益,那么也要承担被侮辱的代价。其实,正好验证了那句话,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经历这么多事情之后,我认知能力算是有所提高。我对成本方面认识有所提高,做什么事情都要去考虑一下成本,而不是不考虑成本就去做。 2016年10月2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