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son 发表于 2009-6-20 23:21

赋予独弦琴艺术生命的人

赋予独弦琴艺术生命的人
----访独弦琴表演艺术家周子樱小姐
(特约记者:罗宏宇)

2008年4月27日晚,北京。在第六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颁奖活动的文艺晚会上演了一台十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其中青年独弦琴演奏家周子樱演奏的《京岛渔歌》,那优美的旋律、独特的演奏艺术令在场的1000多名观众为之倾倒。
周子樱,青年学者,曾旅居美国多年,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院常务理事,美国洛杉矶海外独弦琴传播中心总裁,新加坡“龙之声”文化与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创办人,中国龙首独弦琴合作研制者,《中国独弦琴教材》撰写人之一。不久前的一天,记者在广州对周子樱小姐作了专访。

(一)

文雅大方的周子樱小姐出生于山东烟台,她心地善良,是一个很有内秀的人。她从小就喜欢音乐,且具有很好的音乐天赋。你看她水汪汪的大眼睛,纤纤的手指,天生就搞音乐的一块好料,凭着音乐方面的天赋和自己的勤奋,她读小学期间就学会了古筝的演奏技能,并在学校的文艺演出比赛中多次获奖。
周子樱最早听说有独弦琴这种乐器是1997年,但真正了解还是2000年初。当时她在美国洛杉矶工作,一天,她看中国电视台四套节目转播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看到了女演员雷莹演奏了独弦琴,当时主持人介绍说这名演员是广西人。这独特的乐器、优美的乐曲马上引起周子樱的极大兴趣,她感到十分好奇,并立志要学习、掌握这门技艺。经多方打听,得知广西歌舞团民乐演奏家李平是挖掘、整理、推广独弦琴艺术的专家,雷莹正是李平老师带出的第一个学生。于是周子樱于2001年千里迢迢从美国专门来到广西歌舞团,拜李平为师,专门学习独弦琴。
通过学习了解,周子樱才知道独弦琴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保留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为了增强感性认识,于是,她在李平老师的引导下,来到广西边陲防城市,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寻找独弦琴的踪迹。
独弦琴又称幸福之弦,是京族古老的民间弹弦乐器,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乐器。最早起源于骠国(今缅甸),流行于东南亚各国。唐贞元十八年(802年)骠国(今缅甸)向唐王朝进献乐舞,其中就有独弦琴,现今国内主要流行于广西防城市山心、万尾、巫头三个岛屿。据《拾遗记》载:“师延在轩辕之世,为司乐之官,及殷时,总修三皇五帝之乐。拾一弦则地祗皆升。吹玉律则天神俱降。”《新唐书》中有:“独弦匏琴,以斑竹为之,不加饰,刻木为虺首,张弦无轸,以弦系顶。”
独弦琴造型、装饰美观,是泛音演奏乐器,整个琴只有一根弦,音色柔和优美,宜于表现悠长抒情的旋律,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突出热带丛林的色彩和氛围,颇富浓郁的南国风味。
我国惟独在广西才有京族,而独弦琴是惟独京族才有的乐器,盛产楠竹的广西京族三岛人将这一乐器留传了下来。因为京族人说话的语调与独弦琴的音调非常吻合,又是祖传,逐步被演绎成广西京族的传统乐器。
周子樱来到当地民间艺人中间,看到这种琴演奏手法独特,可在一条弦上演奏出两个八度音,听了民间老艺人的演奏,她感到心花怒放,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从此,她与独弦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李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她每天坚持练习8小时以上,还经常到图书馆查找有在文献资料,深入到民间艺人中间请教,记下了几大本学习笔记。独弦琴属于弹奏乐,是泛音乐器,一根弦上有6个泛音点,还有一个摇杆,演奏时右手弹左手摇,靠摇杆控制音高音低以及音色的修饰,所以,要求左右手配合非常默契,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没有正式的教材,要想入门是非常难的,于是,周子樱除了白天练足8小时外,还经常利用晚上练习,一个曲目,她会反复练几十次、上百次,直到把每个音符都刻到脑海里,达到了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地步,腰酸手痛、手指头弹肿了,包扎一下继续练。就这样如饥似渴的学习,她从不因为艰辛而放弃,而是持之以恒,不断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的拜师学艺,又善于思考,周子樱既承传前人的艺术风格,又进行大胆的创新, 一年多的时间,她基本上学会了独弦琴的演奏技巧,如她演奏时能全情投入,演奏欢快的乐曲,有一种轻松愉快、如痴如醉的感觉。演奏悲剧乐曲时所发出的乐声则凄凄惨惨悲悲切切,是一种不可言传的如泣如诉的悠扬。从始,她逐渐在独弦琴演奏上崭露头角。
(二)

   周子樱认为,要把独弦琴的演奏技巧全面掌握好,仅有感情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整套理论知识。于是,她在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平先生、中国一级作曲家黄有异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唐代宫廷乐坊泛音乐器独弦琴的流源历史,她四处奔走于独弦琴流行的地区收集素材,采访多名独弦琴演奏艺人,对该乐器的发展状部进行潜心研究,经过3年时间的钻研,终于写出5000多字的论文《独弦琴丰富多彩》,这是我国第一篇专门研究、探讨独弦琴艺术的论文,该文并被中国《乐器》杂志2004年第一期发表后在我国乐坛引起很大反响。
    为了培养更多的独弦琴演奏人才,她还与李平、黄有异先生合作撰写出首部中国独弦琴教材,于2003年正式出版发行。并录制了首部中国独弦琴演奏CD、VCD音像带,使我国独弦琴教材和音像作品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一成就引起广西文艺界的高度重视,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作了报道。为推动与开拓这一面临失传的古老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引为中国音乐学术界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赞誉。为此,上海音乐学院专门邀请她与李平先生前去作了三期独弦琴讲座培训,引起该院师生的极大兴趣,前来听讲座的师生门庭若市。中国音乐家协会领导、北京音乐界老前辈、前音乐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冯光钰先生、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樊祖萌等专家也在北京接见了她,给予很高评价,这些前辈们还为周子樱提词鼓励。
    原有的独弦琴非常简陋,造型也不雅观,为了将独弦琴文化发扬光大,周子樱小姐决心对独弦琴进行更新更新改造,她在李平老师的支持下,对新型的独弦琴进行构思,将改进后的独弦琴定位在美观、实用、高雅、大方上。她根据中国是“龙的传人”这一理念,设计出“龙头琴”。图纸出来后,受到音乐界的一致好评,于是,她请来富有经验的木雕艺人,用高级红木做琴身,并雕刻出栩栩如生的龙头来,2003年,我国第一把龙头独弦琴诞生了!
内蒙古有马头琴,广西创出了龙头琴,一龙一马,一南一北,两把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民乐成为我国区坛上的两朵奇葩,交辉相映,熠熠生辉。
有战略眼光的周子樱及时向国家专利局申报龙头琴专利,很快被批准。从始,独弦琴实现了古老历史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

                (三)

随着周子樱在演奏独弦琴艺术上的日臻完善,以及她在研究、推广独弦琴艺术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她的声誉和名气也越来越大。全国各地邀约演出的请柬纷至沓来。2004年圣诞节应邀赴新加坡在著名的大会堂与文礼华乐团同台演出取得极大成功,联合早报、新加坡电视台等争相报道,新加坡议员阶段吉星还为她颁发文化成就奖。接着马来西亚有关部门又邀请她前去演出。国内的泰安文化节、北京第六届艺术节、大连庆祝解放60周年大型晚会等重要演出都特邀她演出。
    由新加坡华鼎集团董事长李良义创意策划的“长城与大海的对话”21世纪国际华乐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学子将同国际华乐大师一道,在长城与渤海相汇之处的老龙头和山海关一字排开,千人合奏《长城谣》,仅新加坡派出500人左右的强大阵容参加,中国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届时将亲临现场助兴表演,而独弦琴演奏家周子樱作为特邀嘉宾在长城上领奏“千人民乐大合奏”。
独弦琴是世界上惟一全部用泛音来演奏整个乐曲的乐器。在独弦琴的弹奏表现上,泛音从手指的似弹非弹之间柔柔而出,那种乐感,虽不是个个喜欢的枕边细语骨边肉,但齐白石所言那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说不定听着听着“耳油”都出来了。周子樱演奏的《樱花》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你对独弦琴的感受也许会像《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你听我说,白瑞德,这些年来我一直很爱你,只是我不晓得。”

    音乐是不分国界的。为了向更多的音乐爱好者展示、推广中国独弦琴这朵中国民族艺术的奇葩,周子樱小姐前几年前往美国洛杉矶,在洛杉矶开办海外独弦琴传播中心,并担任该中心总裁,为众多的美籍华人和美国青年朋友传授独弦琴演奏技艺,让中国的独弦琴走向了世界。2005年,周子樱又应新加坡华人的邀请,来到狮城新加坡创办“龙之声”文化与艺术传播有限公司,长期在新加坡进行独弦琴教学与推广的工作,培养出80多名学生。
   由周子樱与李平演奏的十一首独弦琴的原创音乐收入《中国独弦琴》这张专辑正式出版发行。这个光碟的乐曲,乍听虚幻缥缈,了无边际;细品平实自然,音律井然。真正体现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完美境界。在I.T时代的今天,都市人生活的节奏飞快,肩负责任与压力沉重。在这不停歇的脚步中,音乐自然而然地成为生活中减压舒心的最佳享受之一,而音乐本身处处离不开自然,只有自然的才是最好的,本张专辑就是以海景风貌为主题的自然音乐作品,用优美的旋律将我们带进阳光、月夜、海滩的美妙神韵之中。  
  无疑,中国独弦琴这朵中国民族艺术的奇葩,在周子樱等艺术家的大力推广传播下,必将奏响中国,走向世界,结出丰硕的成果! 
   
图片说明:周子樱带着她和李平一起研制的龙首独弦琴,与新加坡文礼联络所华乐团一起呈献由李平写曲的《京岛渔歌》

(本文作者罗宏宇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特约通讯员)

青松傲雪 发表于 2009-6-20 23:38

未见过独弦琴

岑陈林 发表于 2009-6-21 11:24

没玩过

——独弦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赋予独弦琴艺术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