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灵子 发表于 2015-6-21 18:45

信宜粽子史话

苏州粽子不祭屈原祭伍子胥,其实在我们信宜,也有粽子不祭屈原祭冼太夫人祭祖先的习俗。信宜在明朝前,端午节也是没有祭祀屈原的,主要是屈原先生是楚国人,信宜的先辈们是越人中的俚僚人,史称南蛮,那时族群与楚国荆蛮不搭界。
粤西俚僚人在南北朝至隋朝,在冼太夫人带领下,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与中原移民融合,过年一些习俗是这些中原移民带进来的。粤西的粽子,最初与端午节扯不上关系,可与俚人征战却是成为最早的军粮必备,类似今天军队便带的压缩即食粮食。
糯稻适于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平地种植,因为气候原因,每年可以收获两季或三季。古俚人发现糯米粘滑易结团,用箸叶包裹蒸熟,类似粽子,因用馅料少,糯米多,没油腻的油水渗出,行旅方便。
南北朝梁朝时期,冼太夫人便带领军队征战,长途行军所需的粮食,便是不易变质的熟食了,这种熟食携带方便,随时食用,因而每当出征前,必大量蒸煮制作,垌丁兵士们每人用大手巾打包几条背上。
冼太夫人几十年的生活、战斗多在粤西一带,她平定叛乱,保境安民,促进民族融和,发展粤西经济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奉为能“消灾解难”、“保境安民”的“南天圣母”。当地人便以这种类似粽的行军食品供奉。
因源来自远古,为了区别大油大肉的裹蒸粽,当地人称之为古粽。
信宜古粽,继承了俚人军粮的做法,籺馅料把猪肉切成长条状,用芝麻或绿豆粉调味腌制,制作时用长粽叶折成插兜状,把泡过的糯米放在粽叶插兜中,压实起条凹坑,再摆放馅料,有的加放一条葱叶,再把泡过的糯米铺上压实,用另几条粽叶裹包,用水草或勒股捆扎,放在煲中蒸煮,最早用于祭祀祖宗和冼太夫人,故有新春、年例包粽子的习俗,食用适宜于煮到金黄食用,香脆可口糯味什足,且摆放时间长,便于携带送礼,是新春期间走亲串门的最佳礼品。
明朝以后,信宜大量汉族移民进入,带来了端午节祭祀的风俗,与当地土著人融合,信宜人才开始认识端午节,但俚人过年包粽的风俗,在信宜市的一些乡镇里,成为一个古老的传统,传统的信宜人办年,一定会包粽子,俗称年晚包古粽,发达又兴隆!读书人包粽,科举定包中!有的地方甚至逢节喜庆都包粽,信宜人不把这种食物叫粽子,而是叫作古粽籺(籺音@),大概是说这种食物是古代传下来的。
端午节食粽子,恐怕历史更后,据历史记载,信宜的住民是分南北部分的,也就是新图与旧图之分,旧图人是俚僚风俗的南部地区,年例包粽的习俗依然。北部多是明后清初的福建移民,福建人是吴越地区人的后代,祭祀谁不可确立,但应该带来了端午节食粽子的风俗。
清朝后期,在信宜(镇隆)的一些经商的商贾,渐兴起了端午节活动,举办龙舟赛,光绪《信宜县志》。风俗说:“ 端午,朔日,悬蒲艾于门,饮酒,擘荔;五日,祀祖,饷角黍,书朱符,佩香囊,观竞渡。”
译文:(端午前,初一日,把菖蒲、艾草挂在门口上,饮烧酒,剥食荔枝;初五日,祭祀祖先,馈赠粽子,用朱砂画符,佩戴香囊,到河边看龙舟竞渡。)
后来窦江水变浅了,不适宜赛龙舟,信宜又发展了一个“旱地划龙舟”活动。据《信宜县志》记载:“信宜有旱地划龙舟之俗,窦江水浅,庶民旱地划龙舟以乐。”
镇隆的“旱地划龙舟”活动形式是由一青壮年双手举起长约1.2-1.5米,重约15公斤,用木雕刻极为精致的木龙头,前后舞动,后边有数人手持插着香的龙身摇动呐喊,木雕龙尾紧随其后,接着是锣鼓队。整个队伍活跃在全村的大街小巷,吸引邻村众多的民众前往观看,街头巷尾都站满了人,锣鼓声、呐喊声、欢笑声回荡于夜空。
在历史记载上看,信宜端午节的娱乐活动和食粽子的风俗是清朝后期发展起来的。

飞猛 发表于 2015-6-21 20:44

{:3_183:}

竹影清风 发表于 2015-6-23 20:27

http://www.06681.com/discuss///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3.p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信宜粽子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