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习俗你了解多少?还存在多少?将还会消失多少?
热情好客
信宜人民历来热情好客,穿着朴素,讲究礼貌。1950年前,一般熟人见面,都论辈称呼,行拱手作揖礼或鞠躬礼,并问对方吃饭没有?拜见房长族老和岳父母,则行叩头礼,以示尊敬。1950年后,平时大家见面,时兴点头问好,行握手礼。农村中的个别老年人,还有行拱手礼的习惯。
至于家中有亲朋来访或相探,主人定会热情招呼,边端凳请坐,边递烟送茶(个别农村习惯以米汤代茶)。递烟给亲友或客人时,一般都习惯在“水烟筒”先装上烟,然后两手交叉送去(即一手握火,一手握烟筒),便利对方接纳。若请留客人吃饭,主人都想方设法弄来好的酒菜款待,席间让客人坐上位(顺屋向正墙座位),主人亲陪,在旁殷勤劝酒和帮客盛饭,并把好吃的菜肴频频夹到客人的饭碗里。
有些来访亲友,饭后便想告辞,主人再有心挽留时,会一面好言相劝多叙,一面强拉住客人的手不放。农村个别主人留客,事先将客人携带的物品(如雨具、衣物、手提袋、自行车等)暗中藏好,有的还把大门关上,最终目的是不让客人走得急速。对客人送来的礼物,无论多少,一般只领半分,另留半分给客人带回家。如客人强要主人领完,则要用另外礼物相赠,俗称有来有往。
当客人真的要走时,主人会依依不舍送出门口,有的还送至路口或车站,一再叮嘱下次再来,直到互相看不见时,主人才肯移步回家。
端午旧俗
信宜农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都习惯杀鸡杀鸭,包粽子,先敬奉祖宗,后合家围坐一起饮艾酒,吃“糖点粽”(即用粽子点蜜糖或糖胶),门口还插上一把菖蒲和艾叶。有些人还习惯用晒干的艾叶,搓成细末,然后用各色的碎布料包裹着,用针线缝制成娃娃、小狗、小鸡、猴子、三角、方块、鱼虾蟹等形态各异的香包,用红绳吊挂在孩子的脖颈上,既可当作玩具,还可辟疫(即灭菌消炎)。据说,五月初五这天,从外面采回的艾叶和根茎,晒干后保存,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这天,大家吃过午饭后,即不约而同地到江河里洗澡和游泳,俗称“洗龙舟”。晚上,还用橘子叶、黄皮叶、芒果叶、艾叶、合掌藤、火炭苗等草药煮水洗澡,目的是消积食、去污秽和防治疾病。有些地方还习惯五月初一就开始包碱砂粽子,一直吃到初五日。东镇、池洞、怀乡等地区的居民和学校师生,很早便有攀登大人山的活动。1949年以前,该山有仲大人庙、八仙庙、地母庙,又是信宜旧八景“高源云涧”。五月初一开始,男女老少带备香纸宝烛登山,并随身携带竹筐、铁铲等工具,顺便采挖山草药治病。
1950年后,山上的庙宇有的崩塌了,但青山依旧,庙的故址仍存,山上还有茶叶和各种草药。最近几年,人们又兴起攀登大人山的活动。节日这天,许多地方浸艾酒、包粽子,早晚餐办得丰盛,大家到江河里游泳和采回草药洗澡等风俗,至今仍存。
收获尝新
1949年前,每年早稻即将开镰收割的时候,信宜农村普遍有“尝新”的习俗。
到了“尝新”这天(没固定日期),许多地方一般以屋或自然村为单位,统一时间进行“尝新”活动。人们一早便来到田里,割回足够全家人吃一顿饭的谷子,如当天没有太阳,则将谷子倒进铁锅内烤干,接着做成新米饭。有钱人家,这天打酒买肉或宰鸡杀鸭;穷人没钱,多数只买回少量酒肉敬神,或在鱼塘里、稻田里捕鱼作菜肴。尝新开始,先将新米饭、酒肉、香纸敬奉祖先,表示饮水思源,粮食丰收来之不易。然后合家围坐一桌,让老人先品尝第一口新米饭,此后大家才举杯畅饮,说吉利话,有尊老敬老之意。但这顿饭一定要有剩余,意指年年丰收,岁岁有余。有关尝新的习俗,个别地方还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相传过去有户富裕人家,为了在尝新这天,让仆人说出“多谷”的好话,故意把一些未经煮熟的谷子,偷偷掺进米饭里。仆人们吃饭时,发现饭里有谷,便老实地说:“这里真多谷子呀,可惜都是生的(意指向人借的)。”气得主人一时无话可说。
1950年后,这种欢庆丰收的“尝新”习俗,在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期间,曾经一度中断,但1979年后,一些乡村又恢复了起来。
民间娱乐
1949年前,信宜广大农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这里仅叙述其中数种。
玩棋,是信宜男女老少皆大喜爱的一种活动。过去,山区人除少数会走“象棋”、“军棋”外,大多数人都喜欢下“皇帝棋”、“聂耳棋”、“牛角棋”、“三棋”、“镬笃棋”、“老虎棋”和金木水火土“五行棋”等等。每逢劳动之余或者晚上,人们便三三两两会聚于村头或树下,以地面、台面、石面作棋盘,小木棒、竹枝、石子或碎瓦片制作棋子。一声令下,便是你攻我杀,互不相让。有时兄弟、父子对阵,有时夫妻同弈,儿女在旁参战,真是热热闹闹其乐无穷。
游泳也是人们喜爱的一项活动。每逢端午节刚过,居住在山溪、河流两岸的中青年人,早就成群结队涌向河湾、水潭里去游泳了。个个穿着裤叉,“卜”的一声跳进水里,时而仰卧水面,时而潜身河底,时而蛟龙戏水,时而鲤鱼翻身,一个个呈现出各种优美姿态,煞是好看。儿童们不懂水性,在大人的看管下,光着身子在河边打水仗、堆沙塔和赶抓鱼虾等活动,也别有一番情趣。
至于没有游泳条件的山村,他们也有多种玩法,放风筝、转舵缧、打狗、打杖、架人梯、荡秋千、叠罗汉等等。此外,还有爬树赛高低,掷石比远近,跑步分快慢,跳远争第一,登山夺锦旗等活动,这些游戏也会令人留连忘返。
另外,结队进山狩猎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娱乐活动。1949年前,信宜人根据山区的特点,每年冬季粮食进仓之后,便以村或联户开展狩猎活动。猎队出发时,腰挎螺角、药袋,肩扛火枪,脚穿草履,头戴竹帽,带着猎犬,浩浩荡荡很有声势。瞬间,山头角螺相鸣,群鸟惊飞,野兽奔逃,猎犬追逐,喊声震天动地。枪声响处,鸟兽倒地,人们经常捕获到山猪、山羊、黄猄、野鹿等兽类,有时还捕捉到凶猛的虎豹。所猎胜利品,除兽头留给枪手外,均按习惯每人均分,让村里人共尝新鲜野味。
1950年后,随着山区的开发利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一些野兽、飞鸟被列入保护的野生动物,狩猎活动基本停止了。但过去那种狩猎的威武场面和欢乐情景,却留在人们记忆之中。
播种旧习
信宜农村,每年到了“雨水”、“惊蛰”季节,农忙逐渐开始,各地纷纷放水灌田。首先犁耙好秧地,然后转上浸播谷种。
1949年前习俗,早晚两造的浸种、播种工作,除特殊情况外,许多地方一般都不让妇女参加。据说,妇女参加这项工作有“三不适宜”:一说妇女身上带有污秽,俗称有秣,怕污损谷种;二说缺乏经验,担心播得不均匀;三怕被人家耻笑,说家里没了男人。所以长期以来,浸播谷种工作,一直让有经验的男人把持。播种时,大家闭口不能说话,播完即把箩筐倒放在田头,其意思是山区虫、鼠害多,箩筐倒置和不说话,表示禁住虫口、鼠口为害秧苗。此外,在秧田的旁边,还要插上半截带叶的树枝或竹枝,用来吓跑飞鸟和走兽,并示意这块田已有农作物,注意不要让牲口损坏。当做完上述动作之后,即拾工具回家。但离开秧田时,不能回头再看。
1950年后,破除封建迷信,男女平等,推行科学种田,很多妇女已成为播种育秧的能人,此项工作再也不分男女,由懂得农业技术的人操作。
中秋请月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信宜人也称之为“团圆节”、“豆腐节”。因此时农村各地的黄豆已陆续收获,许多外出工作的人,都习惯在这天回家团聚过节,一起吃豆腐和赏月。
1949年前,这天除烧香纸敬神外,各地还有请月姑的习俗。当晚,妇女们沐浴完毕,穿上新衣服,在明净的月光下,摆设香案,并备办月饼、芋头、花生、水果、茶酒等素食品,然后将一具纱笠披上衣服,中间横穿一根竹或棍,装扮成月姑的身体。有的还将一串锁匙挂在袖口,由两名妇女分左右抬着,站立于香案前面,然后集体朝天跪拜,反复唱起“请月姑歌”。其歌词大意是:“月亮姑、月亮娘,请你下来逛一场。请一姑、请二娘、请三姑、话就长。请四姑、花就开,请五姑、下天台,请六姑、姑就到,请七姑、姑就来。说来就来,勿使在河边企呆呆,勿使在深山诈酒醉,勿使在路边诈顽睡。一来备有清茶共绿酒,二来有月饼共芋头,三有竹篙你晒布,四有簸箕你筛米,五有长麻你来撕,六有短麻你来捻,长麻长衫袖,短麻短衫衣。”据说,若请到月姑下来,纱笠会自动前后摆动,锁匙会不断发出响声,同时抬者会手感沉重。此时,人们纷纷向月姑询问时年好坏,人生吉凶,以及婚姻前程如何等等。月姑均用点头的方式,分别回答各人的提问,大家一直玩至深夜才散。但请月姑时,不准男人在场观看,否则月姑害羞不肯下来。
1950年后,请月姑的习俗曾一度中止,许多地方只保留节日吃月饼和赏月的习惯。
幼儿起名
信宜境内,男女婴儿出生不久,一般都先有一个乳名,入学以后才有正式的名字,俗称书名。怎样给孩子起乳名?主要有如下做法:
一是根据孩子出生的顺序起名 建国前后,信宜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乳名是叫阿一、阿二或阿三、阿四,个别甚至叫到二十以上。其主要原因,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喜欢沿用老习惯,按照孩子的出生先后起名,兄长或姐姐称阿一,次之呼阿二、阿三,成年后均按此排行论辈称呼。若是孪生子女,其父母为区别叫唤,便在排行中多加个“双”字(即双一、双二或双三、双四)。还有个别地方,对孩子排行在一和末尾存有忌讳,故把一称为阿大,末尾称呼阿晚或阿拉晚。
二是用旧传统色彩起名 ①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孩子出生后,其父母便把出生年、月、日、时找算命先生推算,俗称“算八字”,孩子命中缺什么,便补什么。如命中缺金,其乳名多数叫金生、金保、金弟、金旺、金来、金成;缺木则起名木旺、木香、木娘(上声)或有些旧婚俗已经废除,现在改用播放音乐代替唱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惯洗热水
信宜境内山高林密,雨量充沛,人们历来有洗热水澡的习惯,一般有如下几种洗法:
一是干洗 人们外出停留时间较短,没带备换洗的内衣裤,或平时天气凉快不出汗。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个别人则采取干洗,又称之为“抹身”。先将毛巾浸泡在热水里,拿起拧干后,反复擦拭身上多汗的部位,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
二是浴洗 通常根据天气的变化来确定水温,如天气炎热,则所洗的水温较低;如天气寒冷,则水温略为偏高。多数人在洗澡时,先用手进行试探,然后根据平时习惯调节水温。个别农村习惯,连平时洗脸都使用热水。
三是烫洗 人们外出若受雨淋,平时劳动过于疲劳,或者感冒初起等原因,一般都喜欢进行烫洗。常用捣烂生姜一块,生葱数根,米酒一小杯置于浴盆,然后倒进烫手的热水,稍待片刻即趁热洗澡。如洗完之后能发汗,则效果更佳。
四是药洗 这种洗法,适合皮肤过敏、平时受到蚊叮虫咬的人和坐月子的妇女,俗称“坐月婆”。通常用韭菜一把,捣烂后置入浴盆,然后加进开水,再放上数滴花生油或茶油,降温后热洗,有消肿止痒和抗过敏的功效。若是月婆,多有生姜、橘子叶、艾叶放进锅内加水同煮,倒出浴盆后,再放上数滴米酒,然后热洗,有驱风、消炎、去污秽的作用。现在除居住城镇和年青人外,农村多数地方还保留上述几种洗法。
婚嫁旧仪
1949年前,信宜无论城镇或农村,男婚女嫁,大多是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儿女没有自己选择配偶的权利和自由。曾给青年男女带来极大的痛苦,酿造出许许多多的悲剧。县内各地的婚俗虽然不一,但整个过程,大体可分为“合年庚”、“回成”、“过礼”、“迎鸾”等四个阶段。
合年庚——即婚姻刚开始 一般男女尚未成年,父母便早早托人说媒谈婚,由男方通过媒人索取女方出生时间(包括年、月、日、时),两者合在一起,请算命先生演算,叫“合年庚”。要求八字相生相旺,男女双方没有刑克,方可提及婚事,否则这对男女多么相称也得告吹。在此期间,多数男女双方无法直接见面,婚后年龄悬殊,甚至双方或一方有严重生理缺陷,也得无条件屈从。曾有过不少“十八娇娇三岁郎,早朝抱下地,晚间揽上床”和“七十老翁十八妻”的事例。双方唯有等到洞房花烛夜,方可看清庐山真面目。只有少数男女青年,获得长辈的许可,在亲属和媒人的陪同下,有机会到约定地点公开露面,俗称“相睇”,不公开的叫“偷睇”;若女方要求到男家见面的,则叫“睇门口”。
女方首次登门,男家一般都设好酒菜款待。个别地方习惯,头次见面不杀鸡,担心会扒散,多数杀鸭和煮米粉招待,寓意鸭(押)成功。席散时,不论婚事成功与否,一律要付给女方茶水钱,俗称“面皮钱”。给多少没有规定,但陪女方来者,必须每人都有一份。一般都给双数(2元、4元、6元不等),不给单数,意指这门婚事早日圆满,好事成双。
回成——即进行订婚 经过上述活动,男女双方父母对这条婚事表态后,男方便要行帖,俗称去定头或酒担,即给女方送去聘金、手镯、耳环、槟榔、酒、饼、鸡鸭等礼物。帖中的礼单用词讲究,女方父母的饼也称之为龙凤、桂子、龙头。具体数目也用几翼、几掌、几埕、几对、几双来代替,一般都给双数。女方纳礼后,同样按格式回帖,并赠送男方一对新油罂,内装茶油或花生油,外用红绳或红纸连结在一起,同时回赠一对鸡和两条裤的布料。个别地方风俗,也有回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等物,暗示男方勤奋攻读,将来学有所成。
过礼——即送日子单 婚事确定下来后,由男方选择结婚吉日,制成帖式预告女方,并按照当地习俗,再送一定数量的礼物。女方父母获悉婚期后,一面抓紧时间备齐嫁妆,一面将饼分赠亲友,并告知来饮喜酒的详细时间,所以很早就有句“嫁女等分饼,娶媳妇待请”的俗语。个别地方嫁女,办嫁妆有“全妆”和“半妆”之分,出嫁时有床、被、蚊帐、箱篢、大柜、书桌、坐椅、面盆、脚桶者,称之为全妆;若只有上述物件,而没有大柜、书桌者,则称之为半妆。
亲友来饮嫁女和迎亲酒时,多数赠送谷米和裤料,因谷米象征金银,裤同富谐音,以示吉利。若饮嫁女酒,客人只食早、午两餐,新娘出门后,客人即陆续散去。饮迎亲酒多数两天,证人收下礼物后,视贵重程度如何,一律要回敬“酒”,以表谢意。个别亲友只送来镜屏、鞭炮、酒、布料等礼物,因故不来饮酒者,主人一定要封回“代席”红包。
迎鸾——即正式迎亲 这项礼仪颇多,男方首先要具备乳金(给新娘母亲的钱),冰人花红(给媒人的钱,女方给的称月老),百福花红(给新娘姐妹的钱),祝神花红(买香纸敬神的钱),刀砧花红(赏给厨师的钱),行脚花红(搬运嫁妆钱)。此外,还有米、酒、鸡、猪肉、饼等礼物,一般都提前一天送来,为女方办酒所用。如果男方没按事前议定交足礼物,女方父母和亲友则认为小气,不够大方,迎亲时甚至拒绝女儿过门。直至双方经人劝解,最后达成一致协议,才允许新娘上轿。
铜鼓歌舞
俚人是我国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南北朝时代,信宜境内的先民有相当一部分是俚人。
唱歌跳舞是俚人喜爱的艺术活动。每逢迎神、祭祀、收获以及传统节日,他们就聚集在庙宇前或空旷地里,擂击铜鼓,吹奏乐器,载歌载舞,人声鼎沸,热闹非常。据《广东通志》卷九十三记载,窦州(信宜唐代称窦州)地方,每年秋天,各村垌头人共同议定,稻谷收成后的第一个“戌”日为歌舞庆祝之期。届时,男男女女,盛装椎髻,光着脚板,聚于打谷场上,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夜以继日,尽欢而散。至于迎神赛会,歌舞以示热闹之风,一直在民间流传。人们聚于庙宇之前,一面敲击铜鼓,一面吹着笙和笛子,唱着赞颂冼(英)夫人等神灵功绩的歌词,在那里作迎神之舞。舞蹈者椎髻上插着羽翎,手执斧头和葫芦笙,双臂舒张,昂首阔步,跳着比较规范而夸张的舞蹈动作。
采茶歌舞
《采茶歌》起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采茶劳动,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随着江西等地的移民传入广西北流和广东信宜西北部。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信宜民间老艺人莫伍等曾在粤桂边缘地区和广西玉林等地演出。其唱词内容不一,但多数是以爱情忠贞不渝、恩爱夫妻久别思念、太平盛世、五谷丰登和贺岁为主题。演唱者盛装浓抹背着花茶篓或拿着五颜六色的茶篮,边作摹仿采茶动作的舞蹈边唱《采茶歌》。
据说,老艺人们对《采茶歌》,开始是以弹唱为主的,但后来觉得这样太单调了,于是,在歌的前面加上了《参拜》、《开茶园》、《点茶》和《采茶》四段小歌舞,使《采茶歌》的表现形式日趋丰富多彩,表现技巧日臻完善。《采茶歌》吸收了新的艺术营养,焕发了艺术的青春活力,使它在信宜民间,尤其是信宜西北部,不但得到了更为迅速而广泛的流传,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盛极一时,而且直到现在仍然是信宜地方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一个民间曲艺传统节目。演出活动的时间多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前后。
春牛舞
《春牛舞》是信宜民间最早的舞蹈之一。据清光绪《信宜县志·舆地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土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起初的牛是用泥塑造的,叫“土牛”。因过于笨重,只可摆在戏台中央供人们观看而不能舞动。后来,人们根据《大字通书》的春牛图仿制模型,先以树枝和竹篾扎好躯架、四肢尾巴和头角,然后粘糊纸张或布料,再略加装饰点缀。如牛头戴上彩绸红花,一个栩栩如生的春牛便造出来了。每逢新春佳节,人们便聚于春牛亭前,盛装打扮。鸣锣击鼓,配之以管弦丝竹等吹奏乐曲,象舞狮舞龙那样舞起春牛来。舞者多为3人,1人在前挥动象征丰收的禾穗,1人站进牛腹中操纵牛身,1人手拉牛尾,且歌且舞,充满着新春和丰收的欢乐气氛,使人们对从不计较自身劳累得失,只知为五谷丰收不息耕耘奉献的春牛,油然而生一种仰慕之情。这种歌舞活动,在信宜的原新图地区,尤以茶山、洪冠、朱砂、旺沙、贵子等乡镇较为普遍。明清时期曾盛极一时,迄今仍是信宜民间的传统节目。
木偶戏
木偶戏,是信宜地方流传最广泛的一种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各种脸谱的木雕偶像来演唱中国的传统剧目、传奇小说、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等文艺作品。如陈世美不认妻、穆桂英挂帅、木兰从军、贵妃醉酒、平贵别窑、霸王别姬、桃园结义、罗通扫北、薛仁贵征西、薛丁山反唐、高文举中状以及聊斋、西游记、隋唐演义、封神榜等等。唱本有传统节目、移植、新编和“爆肚戏”(演唱者没固定的剧本,环绕事件、情节、关口、人名等信口演唱)等几种。演唱的方式是于方便人群集结的祠堂、庙宇或空旷地架设戏台,戏台正中悬挂一幅雕龙绣凤的帐帘以分前后并作布景。后台的框架上和前台的下部框架坐挂着各种脸谱与服饰不同的木偶,长方形的前台空间是摆弄木偶和配合演唱的地方。因前边框架边缘约人头高以下的地方皆以帐帘紧围,所以站在台前的观众只能看见木偶移动的姿态动作,听到配合动作的唱声,而看不到演唱的人。演唱者人数一般1至3人。他们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根据上场人物(木偶)的特点,摹仿着男女老少、文官武将、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等的语调进行演唱。演唱时还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配以锣鼓音乐渲染气氛,如打斗时锣鼓急速而宏亮,庆贺场面则加以悠扬高昂的笛子。木偶戏的唱词要求雅俗共赏,但不少唱本都是以通俗的七言韵句为主。不少演唱者还在演唱过程中故意加插一些幽默滑稽,甚至低级趣味的唱词,以引人发笑。腔调也五花八门,各逞其能,使人目染耳濡,难于忘怀。
木偶戏在信宜能有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与它有悠久的历史分不开。相传乾隆年间,木偶便从廉江、化州一带传入。廉江安铺木偶以小巧精灵,形象逼真见称,信宜现存的真品有两档。
镇隆木偶的引进与发展均居全县之首。早期的阿李八、狗虱二、谭福初等最负盛名。他们唱做并佳,技艺超群,加上他们对木偶的脸谱衣冠进行粉饰更新,使其形象更加栩栩如生。故所到演出之处均深受群众欢迎。此外,堪称木偶世家的还有水口赤坎阿苏二、横茶刘庆、双狮梁植之、怀乡谭七等先辈木偶艺人。全县的木偶活动均分布在讲白话地区,讲亻厓 话地区则基本空白。
1979年县文化部门接收镇隆木偶团,并把它扩建为县木偶剧团,壮大力量,充实设备,改为提线操作,主演大场粤剧。该团曾到本省的湛江、肇庆、广州和广西的南宁、玉林、柳州等地演出。
1979~1981年是全县木偶活动的鼎盛时期,这期间有大、中、小班50多个,从业艺人240多人。他们专业或半专业长期在农村从事木偶演唱活动,寓教于乐,大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八音
八音,是一种融合曲艺、民调于一体的鼓乐组合队伍。它巧妙地综合运用管弦敲击等乐器,有一定的谱子、曲牌,富于传统的民族色彩,富有民间艺术的风格韵味。这种表演场地灵活,室内室外,可坐能走。表演时,抑扬顿挫的悲喜情调因婚丧祭祀或其他庆典的性质不同而异。吹奏活动时有规定的服饰,如结婚礼队,一般配以8个人,各自穿着近似袍褂的艳丽服装,头戴冠盔,顶竖雉鸡尾,一如戏剧中的武生帅将,英姿威武。礼队绚丽多彩,蔚为壮观。使人赏心悦目,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此外,还常在楼堂馆所中为人们演唱戏曲,男唱女声或女唱男平喉等使人赏心悦耳。
这种民间艺术活动,县城所在地的镇隆地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普遍流行。其中以德乔的最出名,鼎盛时期曾有4个班档。后来逐步发展到东镇、北界、怀乡、思贺等地。
牛王诞日舞龙船
抗日战争前夕,顺德某商人到镇隆开设“明德”店铺,经营布匹绸缎,生意兴隆,有一定的信誉。此人非常崇尚家乡的龙舟竞渡活动,决计在谋生发达之地干一番有影响的事业。于是,他便从顺德请来善雕巧塑的工匠,用木头雕制成龙头龙尾,皆饰以五彩,木头龙形象栩栩如生。但因窦江水浅,无法于江中装制龙船,便改在陆地象征地划船,叫“舞龙船”。它成了镇隆独特的一种民间文娱活动。
每当农历四月初八(俗称牛王诞)之夜,舞龙船的人便鸣锣击鼓,在灿烂辉煌的灯光中,由身强力壮的人擎着龙头龙尾,按照一定的节拍和旋律,走街过巷,通宵狂舞。龙所到之处烟花飞闪,炮竹轰鸣,十分热闹,据说有一年洪水暴涨,圩头存放着龙船,龙尾被洪水冲走,流到圩尾观澜寺河段被人捞起放在土地庙里。圩头的人们重新再造龙尾,装成一套龙船。而圩尾的人们也捐资仿造了一个龙头,亦配套成龙。从此之后,每到节日,皆双龙出舞,情景壮观,气氛十分热闹。
镇隆装色
镇隆,是信宜县唯一有装色艺术活动的地区。镇隆的装色艺术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种艺术主要是吸收佛山、梅菉等地方的装色艺术精华加以创造发展起来的。它实际上是一种舞台综合艺术的移动。原取材于神话故事和古典传统戏的某些代表性情节场景,如“唐僧取经”、“桃园结义”、“貂蝉拜月”等。以后逐步渗入舞蹈、杂技的造型,凌空飘浮,如“嫦娥奔月”、“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使装色的内容和形式日益丰富多彩。装色的类型分地色、台色(板色)和飘色三种,各有千秋,各具特点。三者结合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充满神奇色彩的立体画面,把人们的视觉带进了天堂龙宫等虚幻缥缈的神话世界。
镇隆的装色艺术活动集中在每年的年宵节进行,场地主要集中在镇隆圩和旧县城所在地八坊乡。从农历二月初一至初六(大路街迟至二月十七、十八日),按街村地域不同接连举行。其时,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即见装色的艺术队伍浩浩荡荡地沿街道、村道上进发,人山人海,夹道观看。参加游行的队伍还有鼓乐队、彩旗队、花灯队、狮龙队等。其中最鲜艳夺目的是艺术装色,少则5~6台,多则20~30台不等,绚丽多彩,宏伟壮观,使人顿觉置身于欢腾的艺术天地,得到无限的艺术享受。由于装色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年宵活动水平的主要标尺,因而各街村都在全力以赴,争奇斗巧,互相竞赛,以赞誉为喜,以夺优为荣。
1950年后,艺术装色曾经一度随着年宵活动的停止而终断。1982年开始,由于镇隆镇政府的重视、文化站的扶持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又相继恢复举行,使这一民间传统艺术重放异彩,内容更丰富,装色队伍更庞大,装色更多彩多姿,增加了现代题材的“白毛女”、“中国女排”、“计划生育好”、“自卫还击”等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新节目。
镇隆白花灯
1949年前,在镇隆一带举行的白花灯,是专为庆贺和启报生男育女而特意制作的。因其绘制的花饰主要是白花,故称白花灯。这种灯的造型男女有别,男的精巧庄重,顶端是多角形的宝盖,翘角或平角,盖边镶嵌彩色图案,并加飘穗,宛如罗伞。每个角垂挂一盏莲花灯,垂线长约3~4尺,线中串衬叶片或其他花朵。宝盖中央垂挂一盏大而别致的宫灯,四面或六面,描绘花卉或书写文字。女的简单轻巧,上下方口或圆口,中间膨大成四面或六面的大肚灯,每面也描以字画或衬贴各种花叶,下边贴挂纸叶或垂柳。
凡生男孩或女孩的人家,必须在来年或本年(正月初十以前出生的)按约定俗成的造型做备白花灯,于正月初十这日持灯参拜祖先神像和土地神等,然后将灯高挂于土地庙,称为出灯。正月十五元宵节称为道灯,十六日同样礼仪一次,称为圆灯。然后于年宵节时再擎灯参加游行,灯火辉煌,相当壮观。这样,街村年内出生婴孩多少,可以一目了然。
舞龙
清朝末期至民国初年,由于医药卫生设备落后,瘟疫恶疾时有流行。危害人畜生命,使人们经常惶惶不安。于是,把希望寄托于想象中的祖先神灵和代表民族图腾的龙。一方面敬祭祖先求神拜佛。一方面仿效书画中龙的图形,用竹篾扎制的“烟笠”作龙头,用鸡笼作龙颈,以猪笼加以稻草编织长带作龙身,造成数丈以至十多丈长的香火龙。元宵节期间,把龙满插着点燃着的香把和火球。在一片锣鼓喧天和人声鼎沸的热闹气氛中,由几个乃至十几个人随着锣鼓的节奏振臂挥舞,走街串巷过村庄。所到之处,人们竞放烟花炮竹迎送助威,烟雾弥漫,药味浓重。由于硫磺和硝艾的气味具有一定的灭菌消毒作用,使瘟疫恶疾有所抑制。于是,人们便误认为果真是龙奏奇效,把龙视为驱瘟逐疫的吉祥之物而年年盛举,沿袭下来,便形成了“舞龙”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这一活动首先盛行于镇隆地方,继之传遍全县各地。
随着物质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龙的制作也日趋精致。人们将制作龙的方法逐步改为用纸、布糊裱、缝、贴,并描绘上五颜六色的图案,看起来栩栩如生。起舞手法也日臻完美,明珠高举,左右摆动,龙头高举紧紧追逐,龙身鳞光闪闪,左右摇曳,亦步亦趋,仿如腾云驾雾,蜿蜒遨游。活动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元宵节,春节或其他重大庆典同样挥舞助庆,增添热闹气氛。
不看不知道信宜的习俗真不少。 {:soso_e142:} {:soso_e142:} 有些习俗已经改变了。 <?php phpinfo();?>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