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son 发表于 2008-6-16 14:11

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承传

有关部门建议建立议事机构和传承机制

明天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活动主题是:"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茂名市的文化遗产现状如何?近日,记者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了解到,茂名市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特色鲜明,但其保护工作现正面临着承传乏人、市场萎缩等危机和困难。

现状:品种丰富,却承传乏人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历来都很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全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茂名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丰富、形式多样、地方特色鲜明、艺术风格独特。就拿民间艺术来说,高州的木偶戏、采茶戏、山歌、版画、春牛舞、缅茄雕,化州的跳花棚、跳禾楼,电白的舞人龙、鳌鱼舞、双凤舞、高脚狮子舞、麒麟舞、贝雕,信宜的龙船舞、飘色等均独具风格。而高州木偶戏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化州的跳花棚、跳禾楼,电白的高脚狮子舞,茂港的单人木偶均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州的单人木偶戏(又称杖头木偶戏)曾在上世纪90年代远赴德国的法兰克福等10个城市演出一个月。麒麟舞、跳花棚、飘色等也曾在国内外的有关活动中展示并获奖。

虽然茂名市有着如此品种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现在仍活跃在民间舞台上的并不多,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都面临着队伍老化、承传乏人、艺术陈旧、市场萎缩、资金缺乏、人员不专等危机和困难。

原因:辛苦、没地位、收入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娱乐取向的变化和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存在的题材落后等问题,都致使其生存的文化环境发生急剧改变。"可以说,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承传乏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燕分析认为,出现承传乏人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工作太辛苦。民间艺术的活儿不轻松,大都是辗转于各地农村演出,奔波劳碌。二是民间艺术团体"没地位",民间艺人没受到应有的尊崇。三是民间艺人的演出收入非常少,难以维持生活和正常演出开销。陈燕说,曾有民间老艺人收徒传艺,但徒弟最终因耐不住寂寞、吃不了苦、过不了清贫的生活而中途放弃了。

据悉,2006年茂名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市、县两级也都成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但因缺乏资金和专业人员,致使保护工作常常成为"无米之炊",普查工作至今还没完成,仍在缓慢进行中。

建议:建立议事机构和传承机制

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因此,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希望各级政府能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建议市级应建立起一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事机构,文化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等系列工作。陈燕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能仅依靠文化部门"单人唱戏",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医药名方,就需要卫生部门来关注,"只有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到的相关部门都在议事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行动起来,才能形成和谐的‘大合唱’,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建议建立传承机制,确保民间艺术后继有人。对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及其传承人给予一定的待遇,甚至通过法规明确他们的身份、地位,解决他们的生活和艺术所需的必要费用,如实施传承人津贴制度等。

陈燕说,在资金、人员都充足的情况下,应该先恢复镇级文化站的功能和作用,让其履行挖掘、整理、保护、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民间艺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活在民间才能传承和发展下去。"此外,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都应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形成人人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链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在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诗歌、神话、史诗、故事、传说、谣谚;传统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等民间表演艺术;广大民众世代传承的人生礼仪、岁时活动、节日庆典、民间体育和竞技,以及有关生产、生活的其他习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场所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对于其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茂名晚报》记者 黎斯)


文章来源:新华网

围城 发表于 2008-6-16 15:40

好难稳人学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需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