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镇隆古书院
镇隆古书院位于信宜市的镇隆镇,那里有岭南地区罕见的古建筑群,集中了一批颇有特色的保存完好的古书院。镇隆建城于公元621年,从那时起到1952年,它一直是信宜县城的所在地,在唐贞观到宋熙宁的430多年中,它还作过窦州州府。虽然它的辉煌时期己经过去,现在的它只是一条村——信宜镇隆镇八坊村。不过,它却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吸引中外旅客的好去处。
文明门建于清朝嘉庆十八年即1813年,取“青云路上构杰阁,献奇纳秀开文明”之意,故名文明门。后形成世俗,凡官宦履职调任和民间婚嫁喜庆都经此门出人,而丧葬之类事情则要回避此门。文明门最初为庙宇式建筑。民国年间,城门上还设有土炮,于每天正午鸣响报时。现在所见的文明门,重修于1947年。建筑式样为仿宫殿式,红墙碧瓦。
学宫,也称孔庙,顾名思义,无论如何称呼都明白这是做学问的地方。学宫建于明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现仍保留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棂星门外的墙上,尚存一碑,碑上依稀可辨有“官员在此下马”的字样,这是为了表示对孔子的尊重。这学宫也叫“大洪国府”,里面有一段血雨腥风的故事。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三水人陈金缸率领的起义军占领了信宜县城,也即是当今的镇隆。陈金缸自封为大洪国南兴王,定都信宜,把这学宫改为王宫。后来陈金缸手下的元帅郑金决定降清,便在元帅府设下鸿门宴,席上劝陈金缸接受清朝的招安。陈不肯,破口大骂郑。于是,郑下令部将把陈劈死在这王宫里。这段故事就写在学宫的墙上。郑金后来当了清朝水师提督,60岁时得到慈禧太后赐的一个“寿”字和翡翠雕白菜,极尽富贵。
李廷枢公伺,是为纪念信宜知县李廷枢所建。李廷枢于康熙四十一年即1702年就任信宜知县,他为官清廉,死后身上仅有几块银元。这在那个“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盛行贪官污吏的年代,他的廉洁奉公真是难能可贵,信宜的老百姓非常感念他,不仅自发筹资将他的尸体运回江苏无锡老家,还于次年捐资修建了这座李廷枢公词。这公祠还叫做“三斗米公祠”,说的是一天上午,一位老农民挑了三斗米去坪上卖,路上忽闻知县李廷枢病殁,他将米担丢在路边,赶到镇隆给李大清官奔丧去了,黄昏才回来,一看那三斗米竟还在,可见当时的社会真是路不拾遗。现在,公祠因年久失修,己显破烂,但李知县的清正廉洁形象永为后人敬仰。
1300多年作为一县首府的历史,为镇隆留下了国内十分罕见的由13所书院组成的古书院群、7个公祠等一批古建筑。这座起风书院,已有300年的历史。被称作“考棚”,过去这里是竟考秀才的地方。至民国十五年,成信宜县党部所在地,书院前楼扩建成西式楼宇,书院因此成为中西合璧的建筑。
青莪大屋,建筑年代有近200年的历史了。青莪大屋带有清朝时期鲜明的南国建筑风格。最有特色的是它的“金包银”墙体。所谓金包银,即是外墙的青砖包着里面的泥坯砖。这青砖选料上乖,烧工独特,质量自然是历经千百年的风雨剥蚀而不损毫发,当今年代是再也烧不出这砖了,因此称它为“金”。而包在里面的泥坯砖,是精选田间湿泥,放水牛反复踩踏搅拌,填在斗大的木框内,刮平整后移开木框,制成两尺长一尺宽半尺厚的泥坯,放在田头晒干变硬后,便拿来砌墙体。这泥坯尽管没有放进砖窑铲制,但一样坚硬,在这里称为“银”。这样的“金”包这样的“银”,堪称珠联璧合,坚如盘石。所以住在这座200年屋龄的古宅里面的几户人家,尽管安心地住下去,丝毫不用担心会有什么闪失。据住户们说吧,这古宅冬暖夏凉,盛夏时节,外面烈日炎炎,大屋里却是很阴凉,根本不用考虑装空调机。
听这里的老人说,可惜的是这里的古城墙拆掉了。环绕镇隆古镇的古城墙非常有建筑特色,正因为它的雄伟壮观,抗日战争时,为防止日本鬼子的飞机前来轰炸时古城墙过于醒目,容易让飞机辨认出目标是县城,县政府于是下令将这古城墙一米不留地拆得干干净净。
在镇隆,古色古香的建筑到处可见。古老的墙面由于风化水蚀而斑驳陆离,石柱也已经布满了苔薛。我们走在镇隆的小街小巷上,宛如在翻看着一页散发着古墨味道的历史。 /:32/:32/:32到嘘罗?矛去过啊1
能上些相片就更好拉,,
哈哈,,,是不是啊,能上一些相片就更好了,,,给大家看看是怎样的,,,,我是镇隆人哦,,呵呵,,,, 恩!支持上相!好!好!好!
佩服版主哦...把镇镇写到入筋入骨,我在那里生活了甘多年,了解的都没有你多哦.:$唔错
旧日系学校睇报纸都有睇过,可惜未去过呢!有机会稳个时间大家去杉下罗!!:lol 唉~~作为镇隆人噶我!无觉得咩,只知道都系烂屋好多,,所为噶烂屋就系家吓噶古城!呵呵.不过依家开发紧! 青莪大屋陇西书院
岳耀宗祠
起凤书院
王梅轩书院
红楼(文明门)
我就系八坊的 我就系八坊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