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改造排水系统 打好内涝防治“主动仗”
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市以水环境综合治理为突破口,通过河道排涝改造工程、易涝点升级改造以及重建水闸等措施,系统推进防涝水工作,进一步打好内涝防治“主动仗”,筑牢城市“安全堤”。东兴街曾是我市一条雨季容易遭受水浸困扰的老街道。去年7月份,城区河涌整治工作对该街道的六迎河进行了排涝及污水综合治理工程,新建了一条DN2400—2600分洪渠,排涝行洪能力从原来的0.1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在雨污治理基础上,我市通过对全市进行排查,并自7月份起持续对市区玉都公园门口、城西恒华花园路口、东汇城路段、法院北路段、金璟花园片区、信宜中学正门、天誉名门路口、红旗东路与竹园路交汇处、竹山片区巡警大队一带、城南朝阳路一带、美乐汇门口、职教中心进校道路下方竹山路、玉湖西路信宜市机动车驾驶员协会等13个易积水点进行整治,提升排水防涝能力。
中水电十一局信宜分公司总工程师王乾介绍:“我们中国水电十一局负责信宜内涝防治总共8个点位,包括教育城、东汇城、美乐汇以及法院北等8个站点的内涝防治工作,目前在9月份已经全部施工完成,可以达到的效果就是在设计流量的情况下,不发生内涝,满足日常行洪排涝的要求。”
记者了解,在易积水点整治过程中,我市逐一分析原因、逐一研究整治方案,并实施新建雨水管、雨水口、截水沟、改造现状雨水口以及渠道格栅等方式进行整治,目前,这13个易积水点基本完成整治工作。
东汇城及六谢饭店路段和信宜中学门口片区两个大的易积水点,是广大群众反映热烈的影响出行的积水点,特别是信宜中学门口片区,由于教育城大道地下没有排水管网、路面无雨水口,暴雨天易积水,影响教育城师生和群众出行。经过改造后,信宜中学门口片区新建雨水管约900米,积水问题明显得到改善。
在进行易积水点改造的同时,我市同步对相关道路进行雨水管网、人行道绿化、路灯亮化改造等工作,切实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
“‘防涝水’是信宜‘四水联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首先通过模型预测,精准定位了城区农民街、大木垌片区、城西恒华花园路口等易积水点,每逢雨天积水点常出现险情。我们通过测绘无人机等装备,深入实地调研,提出了积水点位系列治理建议,通过新建分洪渠箱、排水管道等措施,提升各积水点位排涝标准,目前市内防涝能力已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山大学信宜水环境治理中心现场负责人徐一凡说。
当前现代活力之城建设中,我市按照“山水居、现代城、活力湾”的城市规划,通过对玉都新区塘面湖、茂坡湖、勒沟湖三个调蓄湖塘以及平湖涌、塘面涌、石头涌、大磨涌四条河涌的综合治理、新建排洪排涝沟渠设施并打造水景观等措施,系统建设玉都新区水系结构,打造出一条自然和谐、活动休憩与防洪排涝于一体的蓝绿廊道。
与此同时,我市启动重建金湖、玉湖水闸工程,按照鉴江河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金湖、玉湖水闸重建工作已接近尾声,并开始试蓄水。两大水闸重建,不仅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为市民提供亲水空间,还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云端信宜
{:1_31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