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易紫砂 发表于 2022-4-29 14:18

泥料大王王福君,做时间的朋友!| 紫砂壶名家守艺人

王福君,1963年生于宜兴,出身于紫砂匠人家庭,家中外婆、母亲都是制壶人。 由于母亲常在家中制壶,王福君自幼便把紫砂当作了手中的玩具,无意中便完成了紫砂的启蒙,也注定影响了他一生。 1981年,他进入宜兴紫砂工艺二厂,考入了紫砂研究所;当技艺日渐成熟后,于1990年起担任了培训中心主任,一直到96年。 “我的车间每年招进来4、50人,我先后授徒了大概300余人”,王福君回忆说。 从紫砂厂出来后,王福君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福君堂”。 从那之后,他有了更多时间雕琢自己的技艺。 作品《清泉壶》、《福临八方壶》、《漱泉壶》、《得禄壶》、《风华壶》、《悠泉壶》、《大成壶》等连续七届荣获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而“福君堂”也被多家电视台、报刊作专题报道,作品被日本、东南亚、台湾及国内众多藏家珍藏。 他的作品以“光素器”为主。在风格上,他以何大师的光润大气、粗犷豪爽和吕大师的传统内秀,以他数十年的研究融汇多位大师的风格,创下了自己独特的圆润风格。 王福君壶品的另一个特色是与书法名家合作的刻绘。 紫砂行业一直以来有“壶随字贵,字随壶传”的传统,擅长光货的王福君便和多位大师合作,此举不仅提高了紫砂壶的观赏价值,更提高了收藏价值。 “我合作的多是中国美术大师,谭大师、徐大师、鲍大师和毛大师,壶上有大师名人的字画,含金量就更高了”,王福君如是说。 “另外还有一点,我有今天的成就,与泥料是分不开的”,受母亲影响,王福君很早就有囤积泥料的习惯,家藏的近百吨泥料中,甚至不少是母亲在上个世纪就囤积下来的。 “我囤积的泥料是已经炼制好的成品泥,堆在地下室里继续陈腐”,王福君讲诉着自己在泥料上的心得,“我囤的老泥料多,最老的有40多年了”。 他带我们现场参观了囤积在地下室的泥料,不同区域不同泥料,一块块码放整齐,令人目不暇接。 “我多年来开发收藏价值较高的泥料有,玉砂料、暖玉砂、羊脂泥和云雾沉香料,透气性非常强,做壶感觉很好”,他摩挲着手里的壶说,“我用老泥料做出来的壶,色泽、润度,懂壶的人一看就知道不一样”。 “好泥做好壶,一把好壶,首先要选料,再加上做工,才是好壶”,王福君如是说。 数十年如一日,王福君依然在紫砂艺海中遨游,门下弟子也逐渐独立门户,“2个研高,5、6个高工、10多个工艺师”,他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才是传承的终极意义,“希望徒弟们比我好,那我就沾光了”,他开玩笑说。 “做时间的朋友”,这是王福君于泥料一道上的执着。 王福君档案 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乡村振兴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宜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欢迎访问卓易紫砂街https://www.zishajie.com/,了解更多宜兴紫砂壶名家守艺人作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泥料大王王福君,做时间的朋友!| 紫砂壶名家守艺人